在受傷男童的病房里,護士們貼心地在男童的病床旁邊放了很多氣球,并畫上了笑臉。 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攝
醫院宣教科主任向記者透露小孩送醫后細節——
警方稱其即使在沒有醉酒的情況下,思維也比較混亂,不具有獨自監護孩子的能力
《醉酒父親當街掐暈兒子扔垃圾桶》追蹤
18日凌晨,一名4歲男童在白云區新市街頭被其親生父親毆打后還扔進垃圾桶用垃圾埋起來,好在有好心人及時報警送院,男童才獲救(詳見昨日本報A17版)。昨天,新快報記者從新市醫院獲悉,在醫生和社工的幫助下,男童臉上已有了笑容,但他很抗拒提到自己的家庭。醫生說,擔心男童會留下心理陰影,將對他進行心理輔導。據了解,新市派出所經調查后得知,男童的父親即使在沒有醉酒的情況下,思維也比較混亂,并不具有獨自監護孩子的能力。
提及家人時孩子很抗拒
記者昨日下午來到新市醫院時,男童正在病床上午睡,他的面部仍然比較紅腫。在較早的時候,他在和社工聊天時,說自己叫“小濤”。和其他小男孩一樣,他喜歡看動畫玩玩具,看到精彩處,他還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他最喜歡的是超人奧特曼,今年4歲的他已經能做一些簡單的數學計算題。
小濤的主治醫生朱主任告訴記者,小濤的顱內出血情況已經得到控制,骨折的手還會進行一次復查,如果骨折處的連接情況良好,其家人這兩天就可以接他回家休養了,兩三個月手可以康復。照顧小濤的吳護士介紹說,小濤昨日上午一直和護士有說有笑,還說自己在上幼兒園,但具體地點卻說不清楚。不過,當被問及家人的情況時,小濤便立即變得沉默,甚至是排斥抗拒。“他跟我說‘媽媽已經死了,現在爸爸也死了’, 估計是他爸爸告訴他媽媽死了,現在爸爸不在身邊了,他估計也以為是死了吧。”吳護士說。
傷情穩定需長期心理疏導
相比于小濤的身體上的傷勢,新市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肖玉清更擔心小濤會留下心理陰影。“畢竟一個4歲的孩子,對事物已經有了明確的記憶。”肖玉清認為,這種被父親毆打的經歷,很有可能對孩子未來人生觀的形成造成嚴重影響。“這種經歷如果不能盡快疏導,很可能導致兩個后果。要不就成為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要不就成為一個具有暴力傾向的人。”
“雖然現在孩子表現得很快樂開朗,但內心中卻充滿了孤獨和憤怒。這一點可以從一提到家屬孩子就保持沉默看出來。”肖玉清表示,小濤說父親已經“死了”,可能體現了對被父親無故毆打的一種仇恨,在這種情況下,急需親人的關懷。“如果孩子的母親能出現,那效果是最好的,其他親屬也能帶來不錯的效果。我們現在正在為他做心理方面的疏導,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10年甚至20年都有可能。”
記者了解到,前日晚上,警方已經聯系上小濤的爺爺和伯父,他們正從老家河南省趕來廣州。不過,小濤媽媽的電話則一直處于關機狀態。
其父親可能精神不太正常
據醫院宣教科的鐘主任介紹,前日上午9時許,小濤的爸爸在警方的陪同下來到醫院看過小濤,此外就沒有見過小濤的其他家人。“當時那個男的滿身酒氣,還稱對打兒子‘不后悔’。”鐘主任說,該男子說只是后悔沒有把孩子打死,那樣他再自殺就一了百了。“所以我們覺得,他可能是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有點不正常。”
昨日上午11時,廣州新市街道辦事處黨政辦主任黃蓉趕到了醫院看望小濤。在向醫生了解了小濤的情況后,黃蓉表示,街道將盡最大努力幫助小濤。
據黃蓉主任介紹,街道辦通過與新市派出所溝通得知,小濤的父親自稱從東莞過來,之前住在東莞,來廣州七八天,跟小濤住在旅館里。但警方對其身份證信息進行了核實,卻并未發現其有登記入住的信息。記者在新市醫院周邊范圍內實地走訪發現,該地屬于城中村,有不少無需身份證登記的短租房旅舍。
據介紹,新市派出所經調查后得知,小濤的父親即使在沒有醉酒的情況下,思維也比較混亂,并不具有獨自監護小濤的能力。黃蓉表示,“街道方面將會跟家屬銜接,如果未來家屬提供不了對小濤的日常照顧,街道方面會先通過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協助醫院對小濤進行看護。”
律師說法
目前最需要找到孩子媽媽
法醫昨日下午來到新市醫院,對小濤的傷情進行鑒定。廣東大同律師事務所主任朱永平律師表示,小濤的父親在這次事件中承擔的責任取決于法醫的鑒定結果。根據《刑法》第260條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朱律師表示,雖然法律上可以剝奪他父親的監護權,但是這個監護權要給誰,法律也沒有明確規定。因此目前需要找到小濤的媽媽,因為她有撫養的責任。如果聯系不上,就聯系小孩父親的直系親屬,看能不能伸出援助之手。
“如果親屬不愿意接手,那就需要社區和民政部門互相配合,為小濤提供生活上的支持。”朱律師認為,政府部門可考慮學習一些西方國家,對被家暴兒童進行保護機制立法,通過建立庇護所、福利機構等方式暫時收留被家暴的兒童。(新快報記者 陳海生 彭程 李應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