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放置時間過久,鍋里的湯圓已經非常大,湯圓皮上浮現很多白色物質。
煮熟的湯圓竟浮出片片“石蠟”!街坊陸女士煮熟日前從超市買回來的湯圓,發現竟然浮現很多蠟狀物,女兒誤吃后嘔吐。陸女士找到超市,又與湯圓廠家理論,至今仍沒有得到令其滿意的答復。
家住白云區黃石西路的陸女士還保留著這鍋湯圓。記者看到,由于放置時間過久,鍋里的湯圓已經非常大,湯圓皮上浮現很多白色物質(見題圖)。陸女士說:“怎么會有白色物質?摸起來還是硬硬的?!?2月20日,陸女士在超市買了一包“思念湯圓”,第二天上午,她帶著煮好的湯圓去拜觀音。當她拜完后,意外地發現盛湯圓的碗邊上有白色的東西,在經過細致觀察與觸摸后,做了多年餐飲行業的陸女士懷疑,白色不明物體是石蠟?!拔遗畠悍艑W回家,不了解情況,吃完湯圓后就嘔吐。”陸女士稱。
隨后,陸女士首先找到超市理論,超市認為是廠家問題。而廠家則解釋,這些漂浮物并非石蠟,而是棕櫚油。由于本身是做餐飲出身,陸女士并不能接受這樣的答案:“怎么可能是棕櫚油?我自己做餐飲這么久,棕櫚油不可能是這樣的?!?/p>
記者翻看湯圓的外包裝,標示的生產日期是2013年11月17日,保質期為12個月,并未過期,配料成分注明的湯圓原料包括植物油、單硬脂酸甘油酯,沒有棕櫚油。
記者檢索發現,湯圓煮出異物并非孤例。據行內人士介紹,湯圓的配料通常用動物性油脂,如豬油和黃油。為了降低成本,現在常常使用氫化植物油替代。如果配料說是加了植物油,那就應當是氫化植物油。這類油含大量飽和脂肪酸,還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室溫下呈現固態,不僅不易消化,多吃對心臟健康非常不利。
隨后,記者致電湯圓生產公司處理該事件的相關負責人唐小姐。她告訴記者,對于陸女士的投訴,公司已經介入了解情況?!爱斕礻懪空f要賠錢,我們還沒有好好協商,我跟她解釋過是棕櫚油。”唐小姐稱,公司已經抽取了一些樣品去檢驗,發現是棕櫚油。(記者 許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