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 為經營公司,一老板借款700余萬高利貸,為還利又將借來的汽車抵押出去借款160萬。隨著利滾利越來越高,他最終一躲了之。躲債期間,他為糊口先后做過保安、工地小工等,后得知自己被網上追逃,于5年后投案自首。近日,西城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肖某提起公訴。
肖某曾經營一家公司,主營租賃汽車。2002年,肖某為了擴大經營規模,借款30萬美元購買60輛轎車。隨后幾年間,26輛汽車被人騙租,雖然經報案追回十幾輛,但丟車對其經營的影響很大,造成了嚴重的虧損和資金短缺。為給公司注入資金,肖某借了700余萬元高利貸,年利率在20%左右,然而此后公司就進入一種掙錢還利的惡性循環。
肖某交代,由于公司經營需要資金維持,同時又有利滾利的壓力,他于2005年開始大量使用代租的經營方式。即從其他公司或個人手中以每月5000元左右的價格租小轎車,再轉手以更高的價格將這些汽車租出去,以賺取中間的差價,但原車主并不喪失對汽車的所有權。
此后,肖某為了獲取資金以維持公司的正常營業,又以自己公司實際控制的汽車為抵押物的方式,向高利貸放貸人借款。而其用來抵押借款的汽車有一部分是自有車輛,還有一部分是其以代租形式控制的第三方車輛。
從2006年開始,肖某的這種畸形經營方式導致公司無法繼續經營。為了不斷獲取資金以保障經營,肖某喪失了原則和安全底線,不計后果的大量進行高利貸抵押借款,最終導致其完全喪失了償還能力,并且無法向車輛所有權人歸還汽車。在這種情況下,肖某選擇了出逃,并斷絕了與案件當事人的一切聯系。
肖某交代,其出逃后先后做過公司保安、工地工人等以糊口,當其得知自己被網上追逃時,在出逃5年后最終投案自首。
據檢方介紹,由于肖某明知自己不具有汽車的所有權,同時明知自己不具有償貸能力,仍然將汽車抵押借貸,以欺騙的方式先后取得了汽車所有權人和借貸人信任,并致使其遭受財產損失,西城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肖某提起公訴,后法院以肖某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ㄓ浾?周鑫)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