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律師展示證據。昨天,“牛郎門”當事女處長起訴兩網站傳謠侵權案在朝陽法院開庭。
新京報訊 昨天,身陷“非洲牛郎門”謠言的中石化女處長張女士,起訴“傳謠者”北京大東半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IT新聞網)、北京華網匯通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華網)一案,在朝陽法院開庭。
庭上,張女士提出十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
兩被告網站否認侵權。
原告
首發謠言者應擔責70%
張女士是中國石化物資裝備部國際事業公司招標處處長,昨天庭審時,并未出庭。
張女士在起訴書中稱,今年1月3日、4日,IT新聞網、中華網上出現名為《中石化女處長身陷非洲牛郎門”》、《中石化處長被非洲牛郎色誘國家損失80萬美元》、《中石化處長被非洲牛郎色誘了?》等報道,其中稱“安捷倫公司在中石化武漢乙烯項目中,利用非洲牛郎色誘招標公司中石化國際實業公司的一位女處長,在投資180億元的項目中進行暗箱操作,最終,安捷倫不僅非法中標,還多賺了40萬美金”,并配發照片。
張女士認為,兩個網站未經核實,刊發這些內容不實的文章,并配發了一名女子和黝黑肌肉男合影。雖然合影與自己無關,但極易產生誤導。兩網站的行為,給自己造成全國范圍內的惡劣影響,嚴重侵犯其名譽權,極大影響了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給其本人及其家人造成無法彌補的創傷。
張女士起訴兩網站,要求對方立即停止侵權、公開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0萬元。
原告律師表示,IT新聞網發布的信息大部分來自中華網論壇,事發后,曾向中華網客服要求刪除虛假文章,但對方不予理會。所以,中華網作為謠言帖在國內的首發網站,應承擔70%的責任,IT新聞網應承擔30%的責任。
被告
原告自己對號入座
“首先我們對首發帖予以譴責,對不查明事實詆毀張女士名譽權進行嚴重譴責。”剛開庭,IT新聞網代理人顯得有些激動,但表示原告無法證明就是網帖中稱的女處長。“報道中只是使用網友爆料,也沒有使用原告姓名,是原告自己對號入座。如果不是張某起訴,我們都不知道張某是誰”。
該代理人認為,謠言散布者已被刑拘,原告應針對文章的始作俑者提起訴訟,而不是網站。
張女士的律師則表示,事發后,中華網論壇上連續出現后續的謠言帖,把張女士的名字明確寫在上面,公眾通過這些帖子知道了謠言帖中就是張女士本人,和轉發新聞中的“女處長”具有一一對應關系。
中華網代理人否認曾接到原告的刪帖通知,但在接到訴訟材料后網站已及時刪帖,已盡到義務,因此不應承擔侵權責任。
因為原告提交了新的證據,被告方表示需要時間質證,所以,該案未作宣判。
■ 庭審焦點
采訪了被爆料人文章還構成侵權嗎?
昨天庭審時,IT新聞網律師表示,涉案報道內容為網友爆料,且作者采訪到了這名女處長。“新聞報道中,女處長說的話非常多,整個文章都是站在女處長角度,記者是為了澄清上述報道……難道記者說有網友爆料女處長深陷牛郎門就是侵權?”記者在報道中將網友爆料的事情說出來,并不等于就是同意爆料觀點,不構成侵權,媒體也不應該承擔這么過重的義務。
原告律師則認為,被告轉載的文章用了《中石化處長被非洲牛郎色誘國家損失80萬美元》標題,以肯定的態度使謠言造成很不好影響,應該為此承擔侵權責任。另外,被告為吸引眼球,配發了一張一個年輕女人和一個肌肉男的合影,該照片實為2007年深圳新聞網《博士生臥底調查深圳男公關隱秘生活》的新聞照片。這張配發照片,與謠言毫不相干,且被告主觀惡性大,讓人一看到新聞就想到真的有女處長被“非洲牛郎”色誘,被告沒有盡到審核義務。
■ 背景
造謠者花5000元雇水軍“頂”“牛郎門”
8月5日,一則“舉報帖”稱,金山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馬某謀殺市人大代表、貪污受賄20多億,擁有房產60多處。該網帖說,這是馬某情婦陳萍向記者提供的線索。
上海警方透露,馬某發現該帖后,立即報案。警方初步調查發現,該網帖所涉內容“離譜”,嚴重失實,經過偵查,將網帖的發布者鎖定為傅學勝,并于8月20日,將其刑拘。
負責案件偵辦的上海市公安局閘北區分局副局長馮斌元介紹,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今年年初“中石化非洲牛郎門”,也是其所為。傅也承認了。
編造中石化牛郎門,“是為了網絡轟動和引起網民關注”,傅學勝供述,去年,美國安捷倫公司參與中石化武漢乙烯項目招標,他的公司是分包商,張女士是中石化項目招標負責人,也是“牛郎門”的受害人。
張女士稱,在“非洲牛郎門”之前,曾與傅見過一次。
張女士與參與投標的10余位公司負責人面談,傅學勝作為投標公司合作商參與了這次會面。面談中,張女士對傅學勝公司的資質提出了質疑。此后,安捷倫公司中標,但傅學勝的公司沒有得到參與機會。
警方說,如果得到這次機會,傅學勝投入10萬美元,可獲利70萬美元。
傅學勝承認,從去年12月30日,他在網上連續發帖,稱中標的安捷倫公司利用“非洲牛郎”對中石化的女處長實施性賄賂才得以中標。他還用電腦軟件合成了一個帶有“非洲健碩男子”的照片,配在帖子上。警方稱,傅學勝主動與媒體聯系要求爆料。
該帖也發在了天涯論壇上。他隨即收到了水軍的廣告:“帖子不夠火嗎,請聯系我”。傅學勝用支付寶給了水軍5000元,對方同意為他頂帖三天。但不到5小時,這個帖子就火了,三天內,在某搜索中的相關信息就高達11萬余條。
■ 追訪
“索賠10萬,只是想給對方提個醒”
原告律師稱原告因流言“以淚洗面”,曾接受紀委調查;尚未打算追究造謠者責任
原告律師介紹,自從去年12月“牛郎門”事發,到今年8月制造該謠言的始作俑者傅學勝被警方刑事拘留,在這200多天來,張女士一直處于流言漩渦中,長期以淚洗面,她80多歲的父母受此打擊病倒住院3個多月。
“我見過原告,她是一個胖胖的女士,平時性格特別開朗,見人都是笑臉。”律師說,謠言傳出伊始,中石化對此非常重視,負責該項目的張女士被單位紀委反復調查,張的生活和工作都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后來,經單位核實,張女士工作上沒有問題了。但是謠言散出,面對社會的流言和誹謗,她和家人仍生活在冷嘲熱諷中。造謠者被抓,張女士才“洗清冤屈”,她還親自和丈夫趕到上海,給警察送去錦旗。
律師表示,目前張女士精神狀態好了很多。她這次起訴就是為了讓傳謠者道歉,“造謠者已經對此行為付出代價,傳謠者也應對行為負責”,10萬元的索賠并不是為了錢,只是想給對方提個醒,“索賠太少對方不會疼一下”。至于是否進一步追究造謠者責任,張女士尚未有打算。
■ “牛郎門”回放
2012年12月30日
一篇標題為《“俄羅斯艷女門”續集:中石化再曝非洲牛郎門!》的帖子稱,為了取得一項大單,安捷倫公司將中石化一名張姓女處長帶到了北京近郊的一家俱樂部,張女士在此接受了兩位非洲牛郎的性服務,隨后讓安捷倫公司低價中標。
2013年1月3日
“牛郎門”中提及的女處長接受媒體采訪稱,已經請求組織進行調查,已向北京市公安機關報案。
1月6日
媒體發布消息稱,當事人已經以個人名義起訴謠言首發網站中華網。
8月20日
上海警方稱,“中石化女處長牛郎門”謠言的始作俑者傅學勝因涉嫌誹謗罪被刑事拘留。
8月26日
被誹謗女處長接受電視采訪,揭開傅學勝因競標失敗而造謠報復的真相。(新京報記者 劉洋 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