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羅姓老翁因頸部酸痛向江姓推拿員求診14次,讓江以民間整脊“凱羅術”推拿頸部;但5個月后老翁頭部嚴重左傾90度,就醫檢查為“痙攣性斜頸”。
江姓推拿員一審被判刑一年,上訴后,臺灣高等法院認為“凱羅術”不是侵入性治療,老翁也明知江無醫師資格,改判江無罪。全案仍可上訴。
臺灣高院表示,“衛生署”函文指出民間所謂的“整脊”,醫學專業術語稱為“凱羅術”,可能涉及關節錯位矯正及矯正脊椎,但不具侵入性,也不對外宣稱有疾病療效,不會招來醫療業務,并不受醫師法規范。
判決指出,75歲的羅姓老翁因頸部長期酸痛,6年前經朋友介紹,向江求診,江都以手肘扣住老翁頸部,左右扭轉再往上提,讓頸部發出“喀喀”聲響,再以手掌及手指力道推拿頸部脊椎;每次整脊20分鐘,收費300元(新臺幣)。
5個月后老翁因癥狀沒有改善,停止向江求診,不過頭部開始嚴重左傾,一年后頸部因無法支撐頭部而產生痙攣,但因已超過法律追溯期,老翁無法對江提告業務過失傷害,轉而指控江是密醫(無執照的私人行醫者)。
一審法院認為江未取得合法醫師資格,就擅自執行醫療業務,違反“醫師法”,判處一年有期徒刑;江不服上訴,表示老翁早知他無醫師資格,他僅按摩推拿,沒有將老翁弄傷。
高院調查,江領有傳統整復員證照(整復師為臺灣一般民眾對從事非醫療行為的民俗療法從業人員的尊稱。常見的整復療法有按摩、指壓、刮痧、腳底按摩、拔罐、氣功與內功等),對外不曾自稱是醫師,名片上印制的服務項目有手腳麻痹、坐骨神經、脊椎矯正、骨骼調理等民間認知的推拿按摩,和醫院的治療并不相同。
老翁提出向江求診前的照片,證明在整脊之前,自己頸部沒有明顯歪斜,不過經臺大醫院鑒定指出,老翁請江整脊之前,頸椎和脊椎已有病變歪斜,只是外觀不明顯,不足推論是江的整脊推拿所導致,因而改判江無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