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合肥7月2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腳下的路還有更多的累,追逐夢想總是百轉千回,無怨無悔從容面對"這首令少年躊躇滿志,讓壯年重拾青年夢的曲調,不僅是很多人首選的勵志歌曲,也是七名大學學生的"隊歌",他們踏著鼓點兒,正鏗鏘有力地行走在自己的江湖上。
這七名來自浙江的大學生利用暑假間隙,只身來到合肥,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身揣700元預備度過半個月的盛夏時光。五男兩女七個人都是來自浙江大學師范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他們今年大一,同在一個班,都是90后,他們七個人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七子之夢挑戰隊,1992年出生的許澤迪在這支隊伍中最大,出任隊長一職,他說陌生城市生存體驗是他們自發組織的。
許澤迪:安徽的熟人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的,這種無依無靠的感覺給我們帶來很強的生存挑戰,就選擇了合肥這邊。
生存體驗就是不能有依靠,為了增加生存難度,他們每人僅拿出100元錢,一共700元,維持7個人在合肥15天的吃喝住行以及購買合肥返回浙江的火車票。
許澤迪:這個錢剛好合適,太多了就不像生存了,像旅游一樣了,就沒有意義了。
挑戰隊成員劉奕:雖然可以動用自己備帶的資金,動了資金就說明我們這次的挑戰失敗了。
7月10號他們乘坐火車來到合肥這個從來沒有來過的陌生城市,開始了為期半個月的生存體驗,來到合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房子住,花了半天的時間他們在鳳臺路農貿市場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間,除去房租,他們只剩下了200元,居住的地方有了,然而口袋的錢卻快沒了,七名同學開始找工作,然而他們卻吃了很多閉門羹。
成員:我們從早上7點走到下午,走了八個鐘頭。
成員:廬陽區,蜀山區和包河區都走到了。
成員:那天走的路差不多8個多小時,所以特別有感覺嗎,特別就會記住了那一天。
賓館,飯店,超市,酒吧他們自己也記不清楚去了多少家,可是商家一聽說只干15天紛紛搖頭拒絕,為了省錢他們全程步行。
成員:成員:后來餓的走不動了,就去買了幾個面包分著吃的。
成員:中午我們在地下道,一坐下,大家都睡著了。
成員:晚上回來的時候,全身都在痛,洗澡都沒有洗躺床上就睡著了。
來到合肥的第三天他們找到了一份散發傳單的工作,每人每天60塊錢,為了省錢他們去領傳單全部靠步行,僅這一段路就有5公里,他們一天只吃早晚2頓,而且伙食都很差,不要說油葷了,連吃飽都困難。
成員:韭菜和青菜。
記者:都這么素啊?
成員:已經是很好很好的菜了。
成員:這是已經很奢侈的了。
記者:那中午不餓嗎?
成員:一開始的時候餓,后來就習慣了。
成員:大部分都不吃飯,偶爾買瓶水喝。
成員:沒有錢了怎么辦啊,怕后面就生存不下去了,挑戰不下去了,每天都是省吃儉用,連公交車都不敢坐。
最開始的2天,同學們連礦泉水都不舍得買,實在渴了就接點自來水喝。
成員:到那邊有一個廁所,就會接水,我們隨身帶的包里面都有礦泉水瓶子,基本上都會灌滿。
年紀最小的劉奕負責記賬,每筆收入支出都記得很詳細,在她的本子里記者看到話花最少的一天7個人僅花了9塊錢。
成員劉奕:這個是7月14號,花了9塊錢,因為他們去坐車花了4塊錢,然后買了5塊錢的饅頭回來給我們吃。
這段時間正值合肥的高溫天氣,戶外散發傳單是很辛苦的活,每位隊員都曬黑了許多,對于隊員王小訊來說7月12號是他20歲的生日,同學們給他辦了一個一生中既簡單又難忘的生日會。
成員劉奕:就買了一個雞蛋,西瓜在這邊很便宜嘛,就買了一個,就這么過了。
成員王小訊:簡單無所謂,只要關系好,在一起就行。
談及前六天的經歷,大伙都十分感慨。女生劉奕說,自己的家在金華,從來沒有住過城中村這種民房,來這找工作的時候總是被拒絕心里特別難受,她坦言,那一時刻她想過放棄,想立即回家回到媽媽的身邊。隊長許澤迪說生存挑戰就是為了磨煉意志,是要嘗試一下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里,身無分文如何生存和生活下去,苦一點累一點沒什么,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自己的潛能。在挑戰結束后,他們還會去合肥的敬老院做一次義務勞動,為合肥做點貢獻。
"怎樣說,怎樣做,才真正是自己。怎樣歌,怎樣唱,這心中才得意。一邊走,一邊想,雪山和草地。一邊走,一邊唱,領袖毛主席………"
七個年輕的孩子,就像五線譜上躍動的七音符,乍聽之下,每個音符單調稚嫩,但缺一不可。它們的存在匯成一首歌,在這個夏天,深深烙印在徽州大地上,有疲憊、有辛酸,更多的是一份執劍走江湖的恣意快慰。他們的故事還將繼續,我們期待他們的漂流記能為這個有些陰霾的夏季增添一絲明媚的情緒。(記者 張秋實 蔡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