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7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人為結婚花錢,婚禮上響起如同點鈔的鐘聲 在北京舉辦的年度婚博會上,82歲的韓奶奶盯著一套光彩奪目的鉆石。“我以前從沒見過這種東西”,她笑著說,“確實開眼了。”韓的外孫女李娜(音)和未婚夫石巖(音)準備在9月舉行婚禮。
石說計劃花50萬元籌辦婚禮。這遠高于中國的平均婚禮費用。據調查,京滬等大城市的婚禮開銷大多在16萬元左右。韓奶奶覺得這對新人的婚禮費用將遠超預期。新娘的父親是名成功商人,僅為小兩口買輛進口車就花了100多萬元。韓奶奶說:“我聽說(婚禮)總費用會超過200萬元。足夠200個人吃一年了。”
婚博會上,新娘的眼神為其未婚夫鎖定了一枚婚戒。“這不取決于我”,石搖頭說,他并不想為自己購買價格過萬的戒指。但他確實為李買了一枚價值3萬元的鉆戒,從南非運來的。新娘點頭說:“一輩子就這一次。我會購買任何我認為最適合特殊日子的東西。”
在婚禮預算中,婚戒并不是最大頭。千百年來,中國家庭和親朋好友都通過喝喜酒的方式向新人賀喜。如今,喜酒是項花錢的大事,每桌費用在2000元至1萬元。石巖已預定30桌婚宴,每桌1萬。“我別無選擇”,他說,“同事和朋友都是類似標準。我不能跟不上形勢。”
石的想法在城市居民中并不鮮見。某婚慶協會負責人說:“在大城市里,人們通常利用婚禮來炫耀和攀比”。據介紹,中國每年的婚慶消費約達5000億元。60%以上的新人選擇舉行包含婚宴的婚禮。
巨額資金還流向婚紗照和蜜月旅游。北京某影樓工作人員表示,一套歐洲情調的室內婚紗照收費6999元,“若樂意多花點錢,10萬元可到新疆沙漠或三亞海灘去拍照。”30歲的時裝設計師索菲正考慮到北京太廟或她的蜜月地馬爾代夫去拍照——還得帶上影樓的攝影師們,前者費用為5.8萬元,后者是其兩倍。她說:“我們不指望婚姻像星星那樣永遠閃光,但婚禮可是記憶里永存的一刻。”
專家認為,中國社會的婚姻已變得更加物質化,婚姻已成了人們尋求讓自己生活完美的一個目標——大肆購物是其中的一部分。房子、車子和鉆石經常被提及。然而,它們并不意味著一切。(作者吳楠,丁雨晴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