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審現場。張家港法院供圖
一名假釋犯,在假釋期間竟成立了三家“開票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772份,開票價稅額高達近4億元,獲利600萬。6月4日,張家港市法院對這起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案進行公開宣判,以虛開增值稅發票罪、虛開抵扣稅款發票罪分別判處被告人徐衛新、錢莉有期徒刑十五年和十四年六個月。由于被告人徐衛新在假釋期間再犯罪,法院決定對他執行有期徒刑十六年。而因這起巨額發票案,已經先后導致了200多名私企老板和會計獲刑。
1 連開三家開票公司 他和女友玩起“發財比賽”
1974年出生的徐衛新是張家港人,曾是一名做鋼材生意的商人。2006年6月,徐衛新因合同詐騙被上海寶山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2009年9月被假釋。
2010年2月起,徐衛新重整旗鼓,以女朋友錢莉的名義在張家港保稅區開了一家“偉宏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仍舊經營鋼材。為了偷逃稅款,徐衛新和錢莉按照不同貨物類型支付4.5%-5.5%不等的開票費的方式,購買了由寧波、青島等地的10多家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款共計3900余萬元。
嘗到開票甜頭的徐衛新膽子漸漸大了起來,偶爾也會給一些生意上的朋友虛開增值稅發票,賺取一定的“開票費”,后來公司竟干脆就以“開票”為主要業務了。
錢莉曾勸過徐衛新收手,但經不住高額利潤誘惑,反而被徐衛新說服,又以徐父的名義開了一家“集美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兩人各經營一家公司,比賽看誰開票多、發財快!
2 雇用業務員攬生意 5000多萬元的繳款書露出漏洞
張家港私營企業發達,不但鋼材公司有虛開發票的需求,眾多紡織企業的老板也慕名而來。因為“市場需要”,徐、錢二人以徐母李某的名義又開了第三家公司“克邦針紡織品有限公司”,同樣從事開票業務,因為生意太好忙不過來,他們甚至還雇了3名會計和1名業務員陶紅兵。
2011年9月,徐衛新找到陶紅兵,讓其虛開棉花增值稅發票,陶紅兵便聯系了張家港夢想紡織公司總經理陳賓,但陳賓未能開成。一個月后,陳賓告訴陶紅兵,上海邦怡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可以提供海關的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幾天后,在陳賓牽線下,邦怡公司劉某答應收取4.5%開票費,隨后開了兩份總額為500萬元的浦東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后徐衛新、錢莉又通過陶紅兵、陳賓拿到了9份浦東海關的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價稅款高達5109萬元。
之后,兩人拿著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向稅務機關申報抵扣,結果被稅務機關查出了漏洞,導致案發。
3 100多家企業卷入 一度引發鋼材紡織行業“地震”
公安機關介入案件后查明,徐衛新和錢莉在沒有真實交易的情況下,以收取開票費的方式,通過徐金龍等人或者直接從其經營的克邦公司、偉宏公司、集美公司向張家港、江陰以及河北、山東等全國各地的120余家企業開立增值稅專用發票1772份,價稅款高達2.5億元。其中大部分發票向稅務機關申報了抵扣。徐衛新和錢莉向他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時,收取票面金額5.5%左右的開票費,獲利高達600萬元。為掩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事實,徐衛新、錢莉等人偽造了大量合同、現金收據、送貨單等材料。
據警方透露,僅在查獲的徐衛新和錢莉的日記本上,就密密麻麻記錄了70多名向其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購票人和中間人。徐衛新和錢莉的客戶中,絕大多數都是張家港本地的私營企業,并且集中在鋼材和紡織兩個行業,僅張家港公安機關立案數量就在100多起,涉及一百一十余家相關企業,可以說,該案的案發在張家港鋼材貿易和紡織兩大行業引起了不小的地震。
4 連鎖引發了120多個案子 已有200名私企老板、會計獲刑
昨日下午,該案在張家港市法院開庭審理。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徐衛新、錢莉違反國家稅收管理制度和發票管理制度,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人民幣3.9億元,稅款合計人民幣5582萬余元,其行為均已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虛開抵扣稅款發票罪。
據承辦法官劉麗娟介紹,這起案件是張家港市迄今最大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虛開抵扣稅款發票案。“那些向被告人購買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個人和公司同樣構成違法。”劉法官介紹說,該院自2012年4月份起受理的120余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均因該案引發,其中絕大部分犯罪嫌疑人都是向徐衛新和錢莉購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私企老板和會計,目前已有陶紅兵、陳賓、華鑫公司等200余名被告人和100多家被告單位因虛開增值稅發票、虛開抵扣稅款發票被判刑,刑期最重的為14年有期徒刑,只有少部分被告人因情節輕微獲得緩刑。
(通訊員 吳丹 記者 彭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