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臺州金清中學《男女同學交往過密判定細則》。 來自網絡
中新網臺州5月29日電 “男女生不能單獨相處”、“在公共場所交往距離不得低于50厘米”、“不得借故互獻殷勤”……近年來,國內各地中學為防止學生早戀,出臺了不少雷人的另類校規。29日,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類校規不考慮學生需求,甚至欲扼殺正常需求的做法,易導致學生將早戀轉移至“地下”,帶來更壞結果。建議從小對學生普及性教育課程,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感情及自身需求。
近日,浙江臺州金清中學出臺《男女同學交往過密判定細則》防止學生早戀,此校規引發社會爭議。
細則將男女生之間性行為、擁抱、接吻、喂飯等行為判定為交往過密。交往過密的行為還包括:在各種場合(包括在校外)牽手、勾肩搭背、摟腰、坐在一方腿上等親昵行為,甚至男女同學單獨吃飯也被列入其中。
該細則出臺后,被網友笑稱為“最牛校規”。
網友“漫游80后”認為:“出發點還是支持的,希望有更好的引導方法。”
網友“本宮溫妃妃喜歡光緒”說:“這樣會抹殺掉男女生之間純真的友誼。”
金清中學校長王勇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稱,學校早戀苗頭漸多,此校規很有必要,不過他坦言條例內容有待斟酌。
面對網絡的“討伐聲”,該校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黃金君表示,會和學生溝通,希望他們理解學校的決定。
其實,為防止學生早戀,制定另類校規的并非只有金清中學。
今年2月,河南省漯河高中下發規定:男女生交往務必遵循在明亮地方、5人以上同學在場,禁止男女生單獨在課余時間于操場、教室、餐廳等場所逗留,一經發現,給予警告以上處分等。
不過,該校規出臺月余后校方即宣布廢止。
四川成都一中學規定,對異性間在公共場所交往距離低于50厘米的,老師會提出批評,情節嚴重的將被處分;廣東佛山某中學也要求,除非班主任批準,否則男女生“不能夠一對一獨玩”,遇到困難盡量找同性同學解決,“男女生之間不得借故互獻殷勤”。
不少市民質疑:如此種種雷人的另類校規,校方或是出于善意考慮,又或是無奈之舉。但對學生而言,真的能防范早戀嗎?究竟是校規還是“笑規”?
29日,浙江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員王平表示,學校此舉為防止學生早戀乃至性行為的出發點值得肯定,但校規的實際效果值得商榷。“校規不能代替合理的性教育,阻止不能代替合理的引導。”
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良認為,校方制定另類校規這種管理方式顯得簡單而粗放,可以通過課程、團隊活動、家校合作等方式,引導學生正確及負責地對待感情及自身需求。
“中學生正值情竇初開的青春期,這類規定不考慮學生需求甚至想扼殺需求,會導致學生只能轉到"地下",會帶來更不好的結果。”馬良如是說。
談到中學生性行為這個話題時,王平指出,目前學校性教育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缺位狀態。他建議,應從小對學生普及系統的性教育課程。
據悉,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的31所學校已將青春期性教育納入學校的德育考核,也納入日常的教學內容中。 (記者 徐樂靜 實習生 李夢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