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的吳先生是當地的一名在職公務員,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他參加了今年1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吳先生坦言,由于此次考試自己并未準備充分,但又想一次考過,便想“抄近道”:去年9月,他通過上網查詢到一家考試培訓機構,該機構自稱與多所院校都有合作,并承諾一次保過,未過全額退款。于是,吳先生交了三萬八千元“天價”學費。今年2月,考試成績公布,吳先生連最低分數線也沒有達到。他多次聯系該培訓機構,結果近日他發現該機構的電話不僅打不通了,連辦公地址也突然改變,已經人去樓空。
事件
學員考試未過 培訓班神秘消失
昨天,記者聯系到吳先生時,他一上來便奉勸大家不要輕信“保過”、“未過退款”的招生謊言,經過此次經歷,他這才意識到在學習上是沒有近路可走的。吳先生說,去年9月21日,他與北京匯博啟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助學協議”,協議規定,確保他通過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MPA公共管理科目的考試。如果沒有通過聯考,可選擇第二年免費重學或退還培訓費。這一“承諾”,記者在助學協議上也清楚地看到。此外,記者從吳先生提供的助學協議和收據上看到,吳先生的第一報考志愿是中國政法大學,培訓費用一次繳付,共計三萬八千元。
吳先生說,從簽協議交錢到考試前,其間他一共只來了兩次北京。“一次是簽協議交錢的時候,另一次就是開考前說明會。”而交了昂貴學費后,吳先生考前只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得到了一套復習資料。“培訓班的老師給我們開考前說明會時說,讓我們只管答卷就行,答完了將姓名、考號告訴他們,由他們再去操作。”
聯考對于沒有任何復習的吳先生來說,無疑難度十足,但他覺得自己交了這么多錢,對方又承諾考過是可以“操作”的,便還是放下了心。今年2月25日,考試成績公布。吳先生查詢后得知自己只考了105分,而最低的分數線是145分。當天下午,他就給培訓機構打了電話,要求退款。一直負責接待工作、自稱姓楊的老師起初回復他,培訓班還在放假中,退款的事宜等上班后再說。過了幾天,吳先生又多次與楊老師聯系,對方稱她做不了主,要等領導回來后再決定。
就在幾天前,吳先生再次聯系楊老師時,發現她的電話一部已經關機,另一部始終無人接聽,培訓機構的辦公電話也打不通了。由于遠在山西,吳先生請一位在京的朋友替他去了趟培訓機構,結果發現這里已經人去樓空。“后來我了解到,跟我有類似經歷的學員還有六七位。我們報警,警方說這屬于合同詐騙,應該到法院起訴;我們咨詢了律師。律師說,這種案子周期很長,而且也不一定還能找到培訓機構。忙活半天,也可能只是竹籃打水。大家現在都不知道該怎么維權了。”吳先生十分后悔自己當初“鬼迷心竅”。
探訪
培訓機構內已無人辦公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該培訓機構對外公布的地址“通州北苑155號”。這里是一個創業園區,記者沿著園區找了一大圈,都沒有發現匯博啟點的指示牌。門衛表示,從沒聽說過這家公司,“肯定是一家小公司”,而“院里的小公司那可多著吶”。
后經吳先生仔細回憶,記者終于找到了培訓機構的原址——緊臨北大青鳥通州校區教學樓南側的彩鋼板教室。記者看到,教室內稀稀拉拉擺放著三排桌椅,屋內空無一人。吳先生說,當初他來簽協議、開考前說明會就是在這里,但這里原先掛著的牌子就是匯博啟點。
在匯博啟點的官方網站上,記者看到“一次保過”、“內部絕密押題”的字樣不斷在首頁出現。根據網站登記的聯系方式,記者撥打了電話。一位自稱是楊老師家屬的男士說,楊老師現在回老家了,她沒帶這部手機,如果要聯系她需要過一段時間。當記者詢問培訓班的辦公地址是否還在通州北苑155號時,對方支吾了半天,最后表示他也不清楚。
延伸
“保過”有風險 報班需謹慎
記者發現,各式各樣的培訓機構招生廣告充斥網絡,其中很多都打著考試“保過”、“必過”的誘人招牌。但天價“保過班”能否可信?昨天,一位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保過班不過是一種商業噱頭,多為爭奪生源、借機斂財。
目前,社會上各種培訓班魚龍混雜,那些實力強的培訓機構不必用保過的幌子吸收生源,照樣能存在于培訓市場;而實力不強的培訓機構,只能靠各種推銷手段來招攬生意,甚至有的打著保過的幌子,而對于這方面的監管又十分薄弱。所以,在選擇培訓機構時,市民要謹慎決定,貨比三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