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央視新聞官方微博)
中國經濟網3月28日訊 據媒體報道,日前,北京海特花園小學舉行電子書包課堂展示:平板電腦代替教材上課。據悉北京將撥300萬元,今年完成紙質教材電子化。網友對此議論紛紛,有人支持“這是與時俱進”,也有人擔心孩子的近視問題會更嚴重,更有網友質疑“這么說教材應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純屬胡扯”。
網絡上大數的質疑都來自于對兒童視力的影響,網友“王加夫”稱:“科學發展觀談了這么多年,貌似真心理解的沒幾個。如果真要用平板替代紙質讀物,至少先找專門的科研機構研究平板類設備對孩子視力究竟有多大影響,沒有這個科學依據,是對家長和學生的不負責。”網友“楊明林V”的言辭更加激烈:“簡直就是謀財害命命嘛,每個孩子摘下眼鏡之后都是睜眼瞎,國家哪個部門能擔保孩子的視力不下降。未來個個有文化,但各個都是眼鏡的奴隸,不是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嗎?身體都沒了拿什么去革命啊?”
有更多網友則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此事帶來的影響,網友“愛新覺羅慌”:照這么下去,寫字、打口袋、跳房子等人們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運動就要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了……”網友“佐佑在唱歌”則認為完全沒有必要:“有必要嗎!改明兒大家都不會寫字了,這不是漢字的悲哀嗎?”網友“子丑寅卯塞半仙”認為:“這是誤人子弟!紙質媒體是健康媒體,下一代對學習是否有興趣,不是靠一個平板電腦!要讓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才是!”
網友“witter_xian”也不贊同紙質教材電子化,他理性的分析道:“其實我真的不贊成把電子書包搬到小學生課堂上,取代教師上課。電子書包在給學生帶來諸多應用的新鮮感時,同時也轉移了學生的一部分注意力,剝奪了學生的想象力。”網友“小美優U”的觀點則更直接:“太奢侈了吧?這些錢放到大山里面,可以建很多小學了。”
相同于絕大數的反對聲音,也有少部分網友持贊同的態度。網友“路人丙2261446031”:“全面電子化可以使老師輕松了,學生可以隨處學,學習效率,習慣將會發生質的飛躍。”網友“路妮ashall”認為:“管理好,這將會是很大的突破,管理不好或無法很好的利用這些資源無益反而弊端多多,不過我還是支持的,畢竟時代在進步,我們總要嘗試的。近視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不是什么大問題,想解決應該會有好辦法的。” (記者 劉延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