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訊 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人言”,但懷孕近6個月的準媽媽小張偏偏在“老人言”上吃了苦頭,三個月沒刷牙,小張的牙齦已增生至鴿子蛋大小,確診其為妊娠性牙齦瘤。
懷孕初期,家里的老人就告誡小張,懷孕期間不能刷牙,因為刷牙容易引起牙齦出血,以后還會導致牙齒松動過早脫落。開始小張還考慮是否科學,但經不住家里面老人的反復舉例說明,就把每天的早晚刷牙改成了簡單的清水漱口。春節期間,小張的牙齦開始疼痛,反復出血,因為擔心用藥會對胎兒有影響,起初小張堅持不去就診,直到牙齦腫脹疼痛得吃不下也睡不好,才無奈去醫院。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口腔科朱維建主任檢查后發現,經過三個月沒刷牙,小張的牙齦已增生至鴿子蛋大小,而且表面糜爛呈鮮肉色,觸碰后容易出血,確診其為妊娠性牙齦瘤,需進一步治療。
朱維建指出“孕婦刷牙引起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的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反之不刷牙招致的危害肯定存在。但由于懷孕期間內分泌改變,會促使牙齦中微小血管叢的擴張、扭曲及循環滯留,促使牙齦充血增生。如果準媽媽不刷牙,加之進食量加大,飲食多樣化,僅憑清水漱口,很難去除食物殘渣及細菌,一旦口腔自潔效果不佳,牙菌斑、牙結石刺激牙齦,就很容易引發炎癥甚至瘤樣增生,導致妊娠期牙齦瘤。
針對這種不科學的“老人言”,朱主任提醒廣大的準媽媽孕期更需要注重牙齒的護理,因為妊娠期的口腔保健不僅關系到孕婦自身的健康,還影響到胎兒的健康發育,相關研究更是證實孕婦口腔疾病與胎兒早產有關。所以,準媽媽養成早晚刷牙和三餐后漱口習慣不可忽視,考慮孕期用藥風險,建議孕前進行口腔檢查,檢查患有牙病的也應在治療好這些疾病后再懷孕。 (通訊員 錢瑩 記者 于丹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