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丈夫“包二奶”,小美通過網絡高價購買了丈夫的個人信息。以此事為切入點,警方成功破獲沈陽侵害個人信息犯罪的第一案。1月25日,記者對此案進行了采訪。
網上購買丈夫的通話記錄
小美的丈夫在沈陽一家大公司工作,剛剛40出頭就被提拔為公司老總。“當上老總后,他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甚至還有夜不歸宿的時候,是不是外邊有人了?”小美將苦惱向女伴訴說后,女伴出主意,“托人弄出他的通話記錄和短信”。
小美在上網搜索發現,某論壇上一個自稱王麗的女子發帖稱掌握大量個人信息資源,兩人聯系后談好花500元買小美丈夫3個月的手機通話記錄和短信內容。而從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她先后花費3000元購買了4次。夫妻間也是戰事不斷,丈夫更是多次更換手機號碼。
“二道販子”倒賣個人信息
今年1月初,沈陽警方接到來自公安部的警情通報:沈陽王麗多次出售個人信息牟取利益,立即調查偵破。沈陽警方組成專案組調查“王麗案件”。經過調查,發現王麗是一個個人信息“二道販子”,所掌握的沈陽人信息都是從廣東一個叫“一源”的網友手中購買的。
王麗每次購買個人信息花費100元,再加價到500元甚至1000元賣給小美。1月20日,沈陽警方將王麗抓獲。目前,在公安部統一協調下,沈陽、廣東兩地警方正在聯手追查“一源”下落。
經理老總個人信息身價高
記者隨便點擊網絡“專業查人、查號碼”,網上就出現了一大堆鏈接。據了解,除了小美這種購買單個人的信息外,有的花幾百元錢還能買到數萬條個人信息,其中包括每個人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身份證號碼等重要信息。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個人信息都這么便宜。賣信息的嫌犯一般來說消息很靈通,他們會根據買家不同的需要而定價。像搞銷售的人最喜歡企業經理、老總、董事長的信息,這些人的信息就會貴一點,一般經理5元一條,老總或董事長的個人信息,會賣到10至20元一條。如果要具體的通話記錄和短信詳細內容,就要花高價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