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戰士投身公益三代自愿捐遺體
在大興區有位83歲的慈祥老人——獻人。這個名字有些怪,是老人20歲入伍后自己改的,為的是表達自己獻身人民群眾的意愿。多年來,老人人如其名,離休后更是一直發揮余熱,做國防教育義務宣傳員、捐獻珍貴資料、動員一家三代捐獻遺體。
獻人原名王德蔭,1949年3月入伍,參加抗美援朝期間入黨。1989年離休后,老人覺得應該繼續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于是開始進行國防教育宣傳。他自費購買、訂閱了20多種報刊,堅持每天閱讀、看電視、聽廣播,不斷學習新理論、了解新形勢,使自己的國防教育宣傳更富有時代感,也讓他的國防教育講座廣受歡迎。此外,他還自己繪制了《紅軍長征地圖》、《抗美援朝戰爭全圖》等,發放給聽講者。“這是美騎1師,這是我38軍,我們從這里進攻,打他的后方……”講起當年的戰爭態勢,獻老顯得特別興奮。
1995年以來,獻老在機關、學校、部隊、鄉鎮進行宣傳,講座100余次,聽眾2萬余人。
在獻老家中,面積最大的客廳已經被改作圖書館,一個個書架上擺滿了關于抗美援朝、現代戰爭等內容的書籍。臥室里也到處是書,僅剩的過道連轉身都困難。2000年,他自籌資金收集了大量的圖書、圖片、紀念文章,舉辦了抗美援朝志愿軍出國作戰50周年回顧展,并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講解,先后有1萬多人參觀了展覽。老人還曾先后兩次向大興區檔案館捐贈他保存的珍貴資料,包括900冊內部摘編報刊和長達40年的全套《學習》和《紅旗》雜志等。
老人從不避諱談自己的身后事。“我和老伴兒都認為,人死后,一化了之,無益于國家和人民,所以我倆決定,把遺體捐獻給國家,再做最后一次貢獻。”他和老伴于2006年、2007年先后到北京市紅十字會、協和醫科大學辦理了“無償捐獻遺體”登記手續。
2008年,獻老的老伴兒因病去世,完成了捐獻遺體的意愿。
2012年,獻人的三兒子王志廣去世,早已受父母影響的他也捐獻了遺體。如今,王志廣18歲的女兒、獻人的孫女也領取了捐獻遺體申請書。祖孫三代捐獻遺體的事跡傳出后,很多人對獻老一家表示欽佩,還有人特意給獻老寫了詩:“原來佳話只聽聞,有位老翁叫獻人。近知獻老一家子,祖孫三代獻人民。”
(記者 周琦)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