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舉行的“歲末討薪”研討會上,多名律師分享了一些典型的勞動維權案例
“東西少,又難吃,光改餐具有什么用? ”只因在自己的微博上抱怨了一句,一名空姐竟被航空公司解雇。昨天,本報記者與相關航空公司聯系采訪,其公關總監回應稱對此事不作任何反饋。
雖然此事發生時間較早,但被爆出后依然吸引了公眾關注。時近歲末,又到了勞動者維權、“討薪”的高發時節,昨天本報和上海市律師協會勞動法業務研究委員會聯合舉辦了“歲末討薪”勞動維權研討會,這也標志著本報今年“歲末討薪”行動正式啟動。今年,本報將和本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以及勞動仲裁部門建立多方聯動,為勞動者提供幫助。同時,本報還和市律協勞委會推出“律師志愿團”,20多名律師將免費為市民提供涉及勞動維權方面問題的法律咨詢。
今年已經是本報開展“歲末討薪”行動的第九年。我們將一如既往傳遞“正能量”,為你答疑解惑、解決實際問題,助你過上“安心年”。市民可通過撥打114新聞晚報熱線或私信“新聞晚報”微博爆料,也可通過新浪“新聞晚報法制周刊”微博,直接與勞動維權志愿者律師線上咨詢。
案例
航空公司推新餐食空姐稱“東西少又難吃”
今年2月7日,一家航空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該公司計劃用3年斥資1億英鎊提升豪華商務艙產品,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對于商務艙最大規模投入。 3月1日起,上海起飛的航班啟用全新的“精致餐食”服務。在好萊塢黃金時代著稱的高腳香檳杯將用來盛裝迎賓酒,提前喚醒乘客味蕾,還有經典的英式下午茶,每份還配有裝滿點心的迷你糕點架。
當天,該航空公司的中國籍空姐Yvonne用其未經認證的私人微博轉發該微博,并評論稱,“東西少,又難吃,光改餐具有什么用?”空姐Yvonne表示,飛機餐難吃是不少人的共識,當天發表類似評價的同事也不止她一個。但Yvonne沒想到,就是這句話讓她丟了飯碗。
在評論公司微博20天后,也就是今年2月27日,Yvonne接到空乘管理人員林小姐的電話,詢問微博上的內容。Yvonne稱當時還曾反問,“飯難吃不是事實嗎? ”林小姐回答,事實歸事實,但不能亂說。 “我當時把這事當笑話講給同事聽。 ”空姐Yvonne告訴記者,在刪掉微博內容后,她以為沒事了。但其實,麻煩才剛剛開始。
2月29日,空姐Yvonne以及另外兩名也發表類似評論的空姐都被人事經理召集開會,問了“是不是你發的?”“還愛不愛公司?”之類的問題。當時,航空的人事經理還要求Yvonne寫一份書面報告。在會議室內,林小姐稱為方便記錄而進行錄音。在當天的會談中,并沒有提到Yvonne的行為是否嚴重違紀以及相應的后果。空姐Yvonne回憶,走出會議室后,林小姐曾告訴她,公司主要是看個態度。
Yvonne事后才知道,林小姐離開錄音室再給她暗示的深意。因為就在林小姐暗示她沒什么事情,她自己也沒覺得有危險的情況下,公司早就有了周密的部署。 “交談錄音、會議記錄以及我寫的事情經過,最后都成了公司證明我違反規章的證據。 ”Yvonne說,自己是太信任公司才上了當。
三次說明會后被解雇還遭到帶有威脅的暗示
今年3月7日,Yvonne參加了公司要求的第二次說明會。 “會上,負責微博的市場部同事JOY確認,大眾看不到我的評論。 ”Yvonne表示,這句話又讓她吃了一顆定心丸,她以為沒造成影響,公司就不會難為她。然而,到了3月23日的第三次說明會上,Yvonne被告知,公司要開除她和另一個空姐。Yvonne回憶,聽到這個消息時,簡直不敢相信。公司給出的理由是,Yvonne所發表的微博內容影響惡劣,對公司造成損害,其行為違反了公司的規章。
“被調查的有3個人,另一個空姐發的內容是‘暈’,最后她沒被開除。 ”Yvonne說,她曾向中國區高層發郵件申辯,提出自己的微博只有219個粉絲,也不是實名認證,內容既沒有被評論也沒有被轉發,對公司并沒有實質影響。而她得到的答復則是冷冰冰的“這是業內行規”。
更讓Yvonne委屈的是,在被解雇后還遭到帶有威脅性的暗示。原來,航空公司招收空乘人員幾乎都會到原單位進行背景調查。在被辭退后,Yvonne和另一名被解雇的同事一起去辦理退工手續,結果在此過程中被暗示,如果她們不老實,就無法再在這一行做下去。因為如果公司不給她們做調查或給惡評、差評,她們很難再找到空乘工作。
提出質疑仲裁未獲支持空姐將起訴討回公道
在被解雇后,Yvonne提出4點質疑:其微博評論內容并不構成負面評價。Yvonne認為,她所發微博評論,并無虛構和惡意中傷,反而是希望公司改善餐飲,談不上是負面評價;其微博內容的影響很有限,在公司找其談話后,微博很快被刪除;公司所稱關于微博的規章,并未讓員工確認;公司處理不公,差別對待,當天有類似轉發、評論行為的同事有多人,卻只有3人被調查,其中包括她在內的2人被開除。
經過仲裁, Yvonne的質疑并未被認可,她的大多數訴請并未獲得支持。此案仲裁書顯示,本案爭議焦點在于勞動合同解除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申請人對公司推出的新活動發表了負面評論,事實清楚。微博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媒介,其影響力和傳播力難以預計,公司發布了將推出新活動的微博是為提升自身品牌影響力,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而申請人作為員工卻發表了負面評論,相對其他人而言,造成的影響更為嚴重。盡管仲裁未獲支持,但Yvonne已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要為自己討回公道。
專業律師會診認為此案有爭議
昨天,在本報和市律協勞動法業務研究委員會一起主辦的勞動維權研討會上,與會的上海資深勞動法領域律師仔細研究了案情和仲裁書,大家一致認為此案很有爭議,仲裁判決也有待商榷。
與會專業律師認為,首先,Yvonne的行為確有不妥。雖然公民享有言論自由,Yvonne的言論也并無捏造事實等違法情節,但Yvonne作為員工,其與公司之間需要一種相互信任關系,由此產生出員工對公司的忠誠義務,這種忠誠表現在維護公司的利益和不損害公司的利益,這并不限于在工作時間內。其次,公司的處理太過嚴厲:該航空公司作為一家知名公司和在業內享有一定聲譽的企業雇主,對于員工的不同意見采取如此態度,是欠妥當的。Yvonne的行為有過錯,但其及時刪除了微博,改正了行為,并未對公司聲譽造成直接的負面影響,不應承擔過度的責任,不能構成嚴重違反規章制度;此外,公司對于類似行為的規章制度也欠規范,既沒有經過民主程序制定,也未經公示,作為員工Yvonne不知情又如何能夠遵守?
律師建議,雖然雙方繼續履行勞動關系的信任關系已經破裂難以修復,但雙方如果能夠達成諒解,是對雙方都有利的結果。(晚報記者 錢朱建茅冠雋報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