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是銀,防范是金。對于猖獗的電信詐騙,杭州警方正在搞大會戰,昨天已破首案。
這一案,5個男女騙子先后登場,手拿腳本和手機,打電話給家長,先扮老師,說是您的孩子急病,馬上手術,趕緊過來,一時半會兒趕不到,那就趕緊匯款。要是家長懷疑,另一個再扮醫生,大吼一聲:再不匯款,治療就耽誤了!
哪個家長不心疼自己孩子啊!被這么一嚇,紛紛中招匯款。
警方破案后發現,騙子的出租房里有一大疊在校學生的個人信息,細致到注明孩子在哪個學校,孩子叫什么名字,哪個班,家長電話是多少。
問起來源,騙子的交代是網上購買所得,但尚是一面之詞。
昨天,我們詳細地和家長、警方乃至騙子面對面,希望從中找出防范之道。可以告知大家,即日起東新派出所開始新動作了,民警將把一張張轉賬、存/匯款風險提示單送到轄區每家銀行,請他們發給每一位來銀行的市民。
家長:當時我真的是急瘋了
徐女士家住東新路,兒子讀職高二年級。10月16日上午,她接到老公的電話,說是老師通知,兒子在學校出事,要家長趕緊去。“我老公當時正在開車,就讓我去。”
“我兒子初中的時候,有一場流感,孩子在學校突發高燒,這是真事。”徐女士的心一下抽緊,孩子不會真的出什么事了吧?沒多久,徐女士接到一個女子電話,自稱是兒子的老師,說是兒子胃出血急需錢治病,你當媽媽的怎么還沒趕到?
所謂的“老師”稱孩子就在省人民醫院,非常著急地說叫徐女士趕緊匯款3萬元到賬。“聽她的語氣好像比我還急,我真是急瘋了,但身邊沒這么多錢,就請小姐妹幫忙。”于是,兩人到了附近的ATM機,匯款3萬元。
對方一個勁地說,保持通話,不要接別人的電話,因為這事太緊急了,要爭分奪秒!突然,“老師”又說,孩子馬上要輸血,趕緊再匯2萬元。
愛子心切的徐女士又匯了。這時,她的小姐妹覺得不對,趕到銀行一查,發現對方賬號上只剩29792元,之前的匯款已經被取走。“然后騙子又來電話,這回是說兒子缺氧,要再匯18000元。”徐女士還沒回答,小姐妹一把搶過手機大罵:你這個騙子!你騙的還不夠???
今年9月以來,如徐女士一般中招的杭州市民有十多位,涉案金額超過40萬元。市刑偵支隊和下城刑大、東新派出所聯合組成了專案組。
通過分析,警方發現12起案件可以串并偵查,同時還梳理出了33個電話號碼和12張銀行卡涉案。
取款地在廈門——
12月5日晚上,專案組和廈門警方在廈門長青路陽光花園抓獲了5名犯罪嫌疑人。
不大的出租房里,銀行卡有百余張,手機12個,還有無數家長個人信息和詐騙腳本。
騙子:學生信息都是網上買來的
學生、家長的個人信息太細致了,每個城市的某所學校(不僅杭州,南京、上海、臺州,還有山東、四川的一些城市……),孩子叫什么,哪個班,家長手機……厚厚一疊A4紙上一目了然。每條信息之后,大多數都畫著叉,偶有幾個畫著勾。
叉代表詐騙失敗,勾是成功,騙子黃某說了句實話:廣種薄收。但,龐大的基數在那里,這薄收,依然是數目可觀。
“這些個人信息是從網上買來的,五六百元一萬條,然后賣家還贈送了腳本,杭州的,我們買了2000多個家長的……”黃某目前是這么交待的。然后,他們就上網去搜,專門搜各個城市有哪些醫院,以供行騙時借用。
這腳本絕對是細致到了極點。
行騙一開始怎么說,家長不信了怎么辦,扮演醫生的何時出場,語氣要怎么樣,要專門有人負責第一時間取款……還充分參考了心理學知識:一開始要讓家長趕緊來,然后半路打電話說來不及了,馬上匯款,再接著是要不要委托老師簽字,再不行就是醫生說孩子傷病情況升級。
總之,詐騙中會遇到的情況,都給一一羅列,一一對策。
“如果查到是誰在叫賣這些個人信息,或者腳本,肯定會打擊。”專案組昨天如是說。
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警方:推出風險提示單
東新派出所即日起推出新的防范之道。他們將在轄區每家銀行發放轉賬、存/匯款風險提示單,要保安發到每個到銀行辦理業務的市民手中。
這是一張問卷,上面寫著諸如“您需轉賬或存/匯款的對象是否僅通過電話或聊天工具與您聯系,該賬戶名是否為你熟識的人?”一類的問題。
然后,保安或者銀行工作人員會根據這張提示單的結果,進行提醒。
話說回來,防范電信詐騙,真的需要全社會都動起來,都要吆喝防范才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