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攢錢買經適房,女兒加班加點干活,現在收入反而超了標,丟了購房資格。”拿著已過期的經適房準購證,市民翟先生一臉愁容。廣州市住房保障辦昨日舉辦廣州市廉租住房保障政策咨詢活動,約5000人次市民擠爆咨詢現場,約2萬份宣傳資料一度供不應求。
收入超標卡了住房困難戶
在昨日的咨詢現場,拿著已經過期的經適房準購證明和不予延期的通知,翟先生禁不住搖頭。“我在去經適房選房路上摔傷,錯過了上次購買經濟適用房的機會。”2009年6月就拿到經適房準購證明的他,沒有想到,這一錯過就難以再搭上經適房的末班車。
“為了多攢些錢買經適房,我女兒在工廠里加班加點,甚至雙休日都在工作,想多掙些績效工資,誰料想反而超了收入標準,不能再延期購買。”說到這里,翟先生苦笑著說,雖然已經湊夠了購房款,但是卻丟了購房資格,目前全家還只能借住在別人家里。
翟先生自己算了一筆賬:目前,女兒年收入32178元,太太養老金每年31756元,他本人無收入來源,三人年收入共63934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311元,減去經適房申請政策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7元的標準,超出3024元。“一年超了3000元錢,平分到每個月,就是每個月只超過了252元錢呀。”
面對翟先生的情況,廣州市住房保障辦工作人員深表同情,但是卻表示愛莫能助。“根據經濟適用房申購的相關規定,經審核合格者才能獲批延期一年購買的資格,目前翟先生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已經超標,不能申請經適房購買順延。”
保障性住房亟待惠及“外夾心層”家庭
翟先生的住房困境讓人備感唏噓:一邊是盼著收入快點漲跟上CPI的腳步,一邊卻是收入超過保障線與保障房失之交臂。翟先生說,像他類似遭遇的市民還有不少。
“像翟先生這樣的情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典型的‘外夾心層’。”廣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琳指出,隨著廉租房準入門檻的降低,夠不著廉租房,卻又買不起經適房的“內夾心層”家庭逐步受惠。而夠不著經適房,又負擔不起商品房的“外夾心層”家庭的住房困境亟須改善。
陳琳表示,政府的保障政策永遠都只能優先最困難的人群,畢竟在保障線下確實存在著這個最需幫助的群體,只要保障性住房的準入標準存在一條線,超出一元錢被攔在門外的情況就必定存在,這種情況的改善只能依賴于政府財力投入的進一步加碼,以及對保障線的進一步放寬。
針對翟先生的困境,陳琳表示,從近處著眼,建議他們在市面上尋找價格合理的房子租住,或積極關注社會力量建設的公租房動態。長遠來看,呼吁更公平合理的分配機制,使困難家庭的子女有更多的機會通過自己的奮斗沖破束縛,有能力購買商品房;此外,政府在繼廉租房準入線放寬之后,也能降低經濟適用房準入門檻,逐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覆蓋面。
文/據《南方日報》 圖/《南方都市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