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腹食人鯧(資料圖)
柳州市民張先生在柳江河被3條食人鯧攻擊,手掌幾乎被啃掉一塊肉,隨后,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發動了官民聯動的“追緝食人鯧”誘捕行動。此事過去僅1個多月,在58同城上卻有一重慶賣家以每條15元的價格出售食人鯧。昨日,農業部漁業局政策法規處則稱,食人魚作為一種外來物種,即使是在網上作為觀賞魚進行售賣也是被禁止的。
網上叫賣食人魚
8月21日,網友“串串香”發帖稱,發現有人在網上批發食人魚,并上傳圖片為證。圖片中,聯系人為蘇蘇的賣家公布了手機號和QQ號,并表示“特進一批紅腹,另有各類水虎出售,量大特優”。
記者隨即通過QQ號聯系上信息發布者蘇蘇,她告訴記者,自己所出售的紅腹就是紅腹食人鯧,也稱作“水虎”,此類魚是水中的狼族,小的時候可以用手去捉,但長大了千萬別去,“只要是肉,它都會吃的,而且根據魚缸的大小和飼養的方法,這種魚最大能長到20厘米長”。她表示,如果需要購買,賣家會送貨上門。
魚缸養了上千條
昨日下午,記者對銷售點進行了暗訪,見面前對方一再聲稱如發現是記者暗訪就“弄死”。記者以買家身份,在離石油路車站不遠的老式居民區內見到了銷售魚苗的廖先生。他自稱家里是養魚世家,目前漁場在廣州,準備年底在重慶也建個漁場,所以目前主要是從廣州的漁場進貨,放在家里賣,“你別看我沒有門面,我就靠家里這些魚,每月的收入都在萬元以上”。
在這套90平方米的居民房里,進門便可以看見大大小小10多個魚缸,據廖先生介紹,這里一共有200多個品種。記者跟隨廖先生進到另一個房間,廖先生指著一個長約1米、高約80厘米的魚缸告訴記者,這里面養的就是“水虎”。記者看到,魚缸里面密密麻麻的幼魚在到處游竄,它們身長約5厘米,身體呈白色,形狀和鯽魚很相似。
“這里差不多有一千多條,是上周剛從廣州進回重慶的,前幾天就賣掉了一百多條。”廖先生表示,目前最大的食人魚銷售市場還在成都,大約有5個銷售點,重慶的買家大多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都是通過網絡知道消息后來購買的,價格是15元/條,如果買得多,還可以便宜,“這些魚都是買來觀賞或者娛樂的”。
兩周大就有攻擊性
廖先生還特地提醒說:“這種魚最長能長到20厘米,兩個月不到就能長成成魚,不能和其它魚種一起喂養,因為它會把其他魚全都吃掉,養到兩個星期后魚就帶有很強的攻擊性,飼養者就不能把手指放進魚缸了。”
隨后,記者走訪了江北、楊家坪的花鳥市場,所有水族店的老板都知道食人魚,不過真正出售的很少見。望海花市一家長期經營熱帶魚的老板曾先生表示,店里沒有銷售食人魚,但如果客戶需要可以幫忙進貨,每條價格30~50元不等,“以前嚴查過的,所以不敢擺出來賣”。
回應
農業部漁業局
不準以任何形式售賣
“2002年,國家漁政部門就下發了一份《關于查處食人魚的緊急通知》的文件,這相當于是當時的一次集中整治行動,但時間過去這么多年,售賣食人魚的現象又死灰復燃了。”昨天,農業部漁業局政策法規處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食人魚作為一種外來物種,肯定不允許售賣,即使是在網上作為觀賞魚進行售賣也不允許。
記者隨后通過網絡檢索看到,國家漁政漁港監督局在2002年下發的《關于查處食人魚的緊急通知》中,要求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市場上銷售的以及公園、水族館等養殖、展示的食人魚進行檢查,一經發現立即沒收和銷毀,并嚴禁將食人魚放入自然水域。
市漁政部門
調查網友反映的情況
昨天下午,記者將此事反映給市農業委員會漁業發展處,一秦姓工作人員表示,食人魚雖然兇猛,但在長江流域的水溫下難以生存,并且對于網上出售觀賞食人魚的行為,“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相關法律法規,執法難度很大”。
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一位魏姓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國家目前對網上出售食人魚供個人飼養的行為無明確法律法規,執法依據不足,“我們主要是對向自然水域投放食人魚的行為進行監管,但目前還沒接到相關投訴”。至記者截稿時,這位魏姓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表示已經在網上看到《關于查處食人魚的緊急通知》文件,接下來會將此事向主管部門反映,并對網友所說的情況進行調查。(記者 王璐瑤 王超 實習生 嚴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