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載著90歲老母親逛南京。
母親喜歡坐兒子的摩托車逛街,為讓母親開心,年近60的兒子只要天氣好就騎車帶母親在南京城到處逛,從2007年開始,堅持了5年。近日,南京網友“堯遠”將自己和母親騎車逛南京的照片發上了西祠胡同,網友們為這位孝子的行為感動,齊聲夸贊。昨天,揚子晚報記者找到了發帖人幺承棣。
騎摩托帶老母親逛南京網友感慨“最實在的孝順”
“老媽1923年生,89周歲,虛歲90整,最愛坐摩托車看街景。”7月14日,西祠胡同的“南京夕陽紅”版上,一位叫“堯遠”的網友發了一篇名叫《摩托車帶著九旬老媽逛大街》的帖子感動了很多人。從網帖中的照片可以看到,一位男子騎著摩托車帶著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出現在不同的場景中,從背景看有玄武湖、龍江、紫金山等,背景在變,不變的是嶄新的摩托車,以及坐在摩托車后座,面色紅潤的老奶奶。老人家腳蹬運動鞋,眼睛也特別有神,從精神面貌看一點不像90歲。
“想想我小時候,老媽也常常帶我上街,坐車,郊游,她那時還年輕,含辛茹苦養育我們。近幾年,快退休了,我的工作不忙了,我應多帶老媽出來逛逛。”“堯遠”的一席話讓不少網友頗為感動,紛紛稱贊他的孝順。“一上車老媽就興奮,別看她是90歲的高齡老人,一天坐在摩托車兩三個小時都不喊累。”從發帖人的描述可以看出,老奶奶特別喜歡坐兒子的摩托車逛街。昨天下午3點,記者來到北京西路2號新村,見識了這位大孝子。
坐著摩托看風景母親的老年癡呆癥大有好轉
“堯遠”的本名叫幺承棣,在南京大學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工作。幺先生告訴記者他今年也已經60歲,再過幾個月他也要退休了。據幺先生介紹,自己的母親叫譚鐘秀,年輕時是一位中學老師,原先譚老太太身體一直很硬朗。2005年父親的去世,對譚奶奶的打擊很大。再加上幺先生工作很忙,很少能陪母親,漸漸的,幺先生發現母親有輕微的老年癡呆癥狀。
2007年的時候,幺先生的工作非常忙,母親因為思念兒子,經常會自己一人就跑到幺先生的工作單位找他。每次幺先生都會無奈地用摩托車將老人送回家。“有一天,回家路上,母親上車后提出想在南大校園里轉轉,我就用摩托車帶著她在校園里繞了幾圈。結果那天回去后,母親特別高興,直夸校園景色好看。”幺先生說,當天他也沒在意母親喜歡坐摩托車兜風。
再后來,老人還是常常跑到幺先生的單位找兒子,幺先生每次騎摩托車送她回去,老人家就提出坐車轉轉的要求,從鼓樓到新街口,范圍越轉越大,而每次回家后老人就會特別開心。幺先生意識到,母親很喜歡坐他的摩托車逛街。
“2009年,我有了一個帶老人走遍南京城的心愿。新街口,玄武湖,夫子廟,湖南路,最遠的路程是騎車去江寧。”從2009年開始,每天幺先生一有時間,就會騎摩托車帶母親去逛街。路上大概花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幺先生笑著說:“她坐上摩托車就很高興。自從我騎摩托車帶著老人走遍南京城的大街小巷。母親的老年癡呆癥大有好轉!于是更加堅定了我繼續騎摩托車帶老人逛大街的決心。”
逛了南京城5年城市變遷都在老人眼里
有網友擔心騎摩托車對老人不安全,幺先生說他最早也想開汽車,但母親特想坐摩托車,因為她喜歡看到好玩的就下車逛一逛,開車太不方便,“騎車到了一些景色吸引她的地方,老太太就在后座拍拍我的肩膀,示意下車走走。”幺先生說,為了安全,他騎摩托車時速不會超過20km/h,由于速度太慢,他就在慢車道上慢慢地開。而且母親不喜歡戴摩托車頭盔,他就更加小心謹慎了。
譚老太太的聽力不是很好,但依然很精神。記者問她兒子帶她逛南京開不開心?老人聲音很洪亮:“兒子帶我逛大街我太高興了。這么多年,感覺南京變化真是很大。”譚老太太很有興致地和記者分享了她觀察的南京變化,新街口原先的勝利電影院已經拆了,變成現在的德基廣場。鼓樓也建起了紫峰大廈,河西過去只是一片農田,現在發展成為了新城區。這些都是老人坐了5年摩托車后座,所看到的南京城市變遷的體會和感受。
當記者問及幺先生下一步的計劃時,幺先生看著母親說:“還有幾個月我就退休了,今年8月份計劃開汽車帶母親去中國西部看看。不過這個情況得看母親的身體而定,母親若出現身體不適等情況,我也會對計劃進行適當調整。”(揚子晚報記者 張筠 實習生 楊文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