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新型毒品路線圖:
藥店—作坊—夜店—青少年
奪命“神仙水”
“神仙水”“止咳水”“奶茶”“咖啡”……光怪陸離的包裝下,掩藏著毒品的本質。這些以甲基丙苯胺或氯胺酮等成分為主的新型毒品近年來在青少年中迅速蔓延,很多幾乎對其沒有設防的青少年深受戕害、甚至為此丟掉了生命。記者在廣東調查時初步發現了新型毒品流入青少年手中的路線圖,深切感觸到對于“神仙水”等新型毒品,在防毒、緝毒、戒毒領域還亟待消除公眾認知的“真空地帶”。
打工青年成新型毒品“重災區”
近年來,以甲基苯丙胺興奮劑為代表的新型毒品迅速蔓延,對青少年的侵蝕程度不斷擴大。廣東省禁毒委員會介紹,省內18歲以下的吸毒人員有1836人,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員有1474人,占八成以上,最年輕的吸毒人員未滿14歲。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部分流動人員已經成為新型毒品濫用的重災區。在專門成立新型毒品管理大隊的廣東省第二戒毒勞教所,新型毒品類強戒人員79.02%是來自農村的流動人員。
與傳統毒品海洛因相比,經過“包裝”的新型毒品更具迷惑性。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現在很多販毒人員為了驅除人們對冰毒、麻古、搖頭丸、K粉的反感,往往把新型毒品加工成奶茶、咖啡、綠茶等飲料,稱呼為“神仙水”“咳嗽水”等招搖過市,導致許多新型毒品濫用者認為新型毒品“根本不算毒品”,容易獲取也容易戒斷。
制毒物多從麻黃素類藥中提取
與傳統毒品不同,“神仙水”等新型毒品的制造依賴于制毒物質,而這些制毒物質又大多是從麻黃素類復方藥品中提取的。
記者了解到,這些含易制毒化學品的原材料不少竟然來自藥店。
從近年破獲的制毒販毒案件來看,一些違法犯罪分子從網絡上就可以輕易獲得制作毒品的工藝、流程,他們在不同地區的藥店大量購買含制毒物品成分的藥物,如新康泰克等非處方藥,到達一定量后,就在出租屋、居民小區或租用的工廠等地自制毒品。
事實上,這些新型毒品的售賣早已有了成熟的渠道以及隱蔽的吸食場所。記者采訪的大量戒毒人員的案例顯示,KTV、酒吧、網吧、舞廳等娛樂場所,是青少年首次觸毒的地點,這些場所不僅是吸毒人群慣?;燠E之地,更是新型毒品的銷售地。
藥店——內地或境外制毒作坊(工作)——KTV等娛樂場所——青少年,這成為新型毒品毒害青少年的路線圖。盡管這其中有藥監、公安、教育、文化等多個部門的監管,但是在暴力的驅動下,犯罪分子不惜鋌而走險。據了解,從云南邊境批量購買冰毒片劑,每片價格僅為3至5元人民幣,販運到國內后,價格可達50至60元,甚至上百元。
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