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一根棍子水平擺在地板上,能看到凹沉處的最低點和棍子之間差不多有10厘米。
墻體出現的裂紋
北京晚報訊 70歲的張大媽每天都會在一本老式掛歷上記錄她家地面下沉的變化。張大媽家住在龍躍苑四區22號樓一層,入住至今剛6個年頭,但地板已經下沉了10多厘米。
昨天下午,記者踏進張大媽家,放眼看去,整個客廳的地板都向下凹沉。將一根棍子水平擺在地板上,能看到凹沉處的最低點和棍子之間差不多能塞進去一個拳頭。張大媽說,2007年她家的自采暖暖氣壞了,每隔兩三個鐘頭就需要補水,因此她叫來了物業的維修工。這一檢查不打緊,維修工竟發現地下一整根暖氣管道都“糟”了,斷成了兩截。從那之后,如何保證取暖成了張大媽家的大問題,為此,她家刨過3次墻,向地下回填400斤沙子,2009年張大媽花了7000多元,更換了暖氣管道。可是,這都無濟于事,她家的地板眼瞅著沉了下去。
更讓張大媽鬧心的事兒接二連三地來了。先是衛生間馬桶沖不下去,隨后污水倒灌進屋內;緊接著,22號樓西側墻體出現了一道橫著的裂紋,螞蟻順著墻縫往家里爬。張大媽的兒女都不在身邊,老伴已經71歲,還患有腦梗,“我們實在沒精力再折騰房子的事兒”。張大媽深深地嘆了口氣。
昨天下午,物業工作人員挖開了22號樓的南墻,正在接通臨時排污管道。現場一位施工負責人說:“張大媽家恐怕都沉到化糞池上了,現在全樓的污水都排不出去!”據這位施工負責人介紹,龍躍苑四區另外3戶居民家也出現了地面下沉的現象,但都沒張大媽家嚴重。2007年張大媽家剛出現問題時,開發商曾派人來現場查看,認為是管道的跑冒滴漏造成了土層下降。但物業卻認為,是回填不實造成了管道的下沉、斷裂,因此應由開發商負責修繕。
其實,早在2005年底,小區里多棟樓就曾出現了地面塌陷現象。當時,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房屋修建工程監督站工作人員曾對發生地面塌陷的居民樓進行實地檢測,得出了結論:地面塌陷原因系回填土不實,屬于工程建設質量問題,但地面塌陷不會對整個樓體質量造成影響。隨后,開發商也承認小區部分地面曾是魚塘,系漏斗地形回填土未夯實引發了下沉。
今天上午,記者兩次打通開發商負責龍躍苑項目的辦公電話,接電話的男子都說劉經理不在,讓記者稍后再打,此后便無人接聽。當記者撥通物業每次與開發商聯系的電話后,接電話的女士堅稱這是傳真,和龍躍苑無關。但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每次和劉經理聯系都打這個電話。但記者再次撥通時,接電話的女士又說,劉經理不在。無奈,記者只能留下聯系方式,但截至發稿時,始終沒有收到開發商的回復。(記者 王瓊 李剛\攝 )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