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兩年,得到提拔,仕途順利。但這個優秀的公務員,因為想快一點住好房、開好車。
一時動了邪念,利用工作之便貪污了67萬余元,雖然過上了想要的生活,但受到了心靈的煎熬,夜夜惶恐不安。
最后,他選擇了自首,或許,這讓他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但應該慶幸的是,他沒有斷送自己的人生。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或許他失去的是7年的人身自由,但他得到的是心靈的救贖和安穩。當他走出監獄那天,他不會再受困擾,不會再夜夜惶恐了。
學業有成、仕途順利,但這并未讓曾在玉溪市華寧縣社會保險局擔任養老保險股股長的李生龍滿足。2007年6月,在升職僅3個月后,他利用職務之便,采取篡改9名已死亡退休人員身份信息的方式騙取國家社保資金,作案時間長達5年,涉案資金共計678953.1元。
6月7日上午8時30分,華寧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李生龍貪污一案,年僅31歲的李生龍,因貪欲坐上了被告席。
想過好生活,于是動起了歪腦筋
李生龍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從小就夢想能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房子。2004年12月,他大學畢業后通過公務員考試被錄用到華寧縣社會保險局企業科工作。2007年3月,被提拔為華寧縣社會保險局企業養老保險股股長。但他并不滿足。“想快一點住好房子、開好車,快一點縮短與別人的差距。”
在工作中,他發現了養老金發放存在的漏洞,并認為靠工資攢錢來實現愿望不切實際,于是打起了養老保險金的主意。2007年,華寧縣社保局對在華寧工作但居住在華寧縣以外的退休人員進行異地生存認證,并將這些退休人員的生存認證表、身份證復印件返回了華寧縣社保局。
李生龍利用負責異地生存認證、審核、發放養老保險金工作的便利,抽取了其中一個身份證復印件為模板,通過軟件修改了上面的姓名、照片、身份證號碼等信息,還將這些材料保存下來。
之后,他利用這個模板,假造了9個不存在的退休人員身份證復印件,并到華寧縣建設銀行開了9個賬戶。之后,他還利用了一些系統修改了退休人員的身份信息。李生龍制造的假信息與真實退休人員的信息混合在一起后,按照正常的退休金支付流程,9名已死亡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便支付到李生龍先前開好的賬戶上。
靠騙術過上理想生活,惶恐不安后終自首
2007年6月至2012年2月,李生龍持9個賬戶下的銀行卡、儲蓄卡從銀行將退休金取出,冒領國家資金共計67萬余元。他將騙取的社保資金與自己的工資及銀行貸款等合法收入混合在一起使用,買了房、車,還了銀行貸款等;銀行卡上剩余18萬元。
雖然過上了想要的“幸福生活”,但他很緊張,害怕別人發現,他開始自責。2012年2月初,他將之前篡改的虛假信息更正回來。整日惶恐不安的他在妻子張某的追問下,說出了5年來貪污國家資金的事實,并在妻子陪同下,于2012年3月6日前往華寧縣人民檢察院自首。
自首同日,檢察院反貪局對李生龍貪污一案立案偵查;3月7日,他被刑拘,3月21日經玉溪市人民檢察院批準,由華寧縣公安局執行逮捕。之后,其家人通過借款、變賣房屋等方式,籌集67萬余元,將其貪污贓款退回,并聯名寫了一封信給檢察機關,為李生龍求情。
6月7日,華寧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李生龍貪污一案。經過兩輪辯論,李生龍當庭承認了自己的違法行為,并向因自己的行為受到傷害的人士道歉,希望法庭能看在其自首、退回贓款的情況下,對其從輕處理,同時表示會改過自新。
經合議庭審議,于6月7日上午當庭宣判,李生龍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應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李生龍系主動自首并積極退回贓款,法庭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判處李生龍7年有期徒刑,并沒收個人財產4萬元。
(何濤)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