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津衛視在京召開《非你莫屬》與留學生代表懇談會,節目制作人劉爽就“學歷門”事件向留學生表達了歉意。主持人張紹剛則表示,由于對留學生群的不了解,導致溝通不暢,產生了誤解,他希望能廣聽民意。現場,很多留學生表達了對節目的支持。
□現身解釋制作人劉爽:
向留學生朋友道歉
昨天,天津衛視在京舉辦《非你莫屬》與留學生代表懇談會,天津衛視負責人孔令泉、《非你莫屬》制作人劉爽、主持人張紹剛等到場。劉爽就節目給留學生帶來的困擾道歉。“首先對留學生朋友說句道歉,因為我們節目重大的疏失,學歷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傳達了一個錯誤的信息出去,給各位留學生朋友帶來了一些困擾,向大家說抱歉。這是我們工作上的一個問題,我們節目組也在自查,我們會在今后的節目中,更加嚴謹處理這些重要信息,不會有這樣的疏失。”
劉爽表示,《非你莫屬》到現在為止播出了100多集,有400多位選手在應聘找工作,其中有80多位留學生,“通過這樣的節目,海外留學生朋友了解了國內的就業市場。”
主持人張紹剛:
缺乏了解溝通不暢
昨天,張紹剛通過《非你莫屬》的官方微博,間接地表達了歉意。張紹剛說,“對于留學生群體,原來真的是缺乏了解。當不了解一個群體的時候,就無法給出準確的判斷和建議。今年以來的各種沸沸揚揚,大多源自于此。所以,留學生的批評我很感謝,我會努力地去了解這個群體的所思所想,從身邊的同學開始。有問題的,認識、糾正,這是咱們經常跟同學們說的,今天我對自己說!”
在懇談會上,張紹剛說,“我從1998年開始在大學當班主任帶班,8年帶了兩屆,出國的同學有40多人,跟他們也常聊,聊他們在國外的生活。但實事求是地講,我對目前留學生的生活、求職狀態還是不了解。因為不了解,對這個群體發言時,出現言語上、溝通方式上的不順暢,引起各種議論。”
張紹剛表示,希望通過懇談會,廣聽民意,“我希望通過多聽,知道問題出在哪兒,盡可能準確地找到答案,找到進一步改變、扭轉的著力點。”
□整改方向
增加人文關懷
《非你莫屬》走向何處成為關注的焦點,昨天,天津衛視負責人孔令泉表示,《非你莫屬》將吸取各方面的意見,進行改進,“一是營造更寬松、更平等、更公平的求職環境,打造成有更多人文關懷的平臺。二是細節上更加嚴肅、嚴謹。三是加強職場引導,增加節目的服務性和公益性。”
□現場反應留學生:
節目值得肯定
昨天,參加懇談會的留學生對張紹剛有支持,也有建議,支持的人認為這是他的語言風格,得堅持。對Boss團,觀眾也一致建議要放低姿態,盡可能放在與求職者平等的位置,不要給求職者太多壓力,“尤其不要用語言暴力,無論求職者的外語口語如何,他有國際化的思維就夠了,能說通,外國人能懂就行。”
有留學生代表表示,能夠邀請這么多留學生參與這個活動,已經看出欄目組對目標受眾群體是很重視的。在這名留學生眼里,這檔欄目是一個很嚴肅的求職類的欄目,“尤其是時間段也很好,周日的時候,第二天要工作了,不可能花很長的時間看大片,或者說更緊湊、激烈的活動。這個時間段正好提供給大家,你開心了,而且學到東西了,我覺得這個時間段很受益”。該留學生還認為,這個欄目角色的不同,已經決定了話語權的不同,“主持人也好,欄目組也好,更多的希望在這個欄目能擦出一些火花,通過一些語言問答給求職者更多的展示機會”。
另有一名留學生代表自稱是今年2月5日的三號選手,他在《非你莫屬》這個平臺上成功找到了工作。這名留學生代表還以身說法:“從我的角度出發,我很清楚,《非你莫屬》是一個嚴肅的職場節目,不是娛樂節目。我從報名到前期的準備工作,到節目制作,再到后來的回訪,整個周期下來沒有任何一點是有安排、放大或者是虛假的”。
□新聞背景
“暈倒哥”引發爭議
《非你莫屬》是天津衛視制作的一檔職場求職節目,節目謀求為受眾樹立健康積極的求職觀,引導正確價值觀。每期都是由12名企業高管現場招聘。節目形式分為“自我介紹”、“天生我有才”、“談錢不傷感情”等環節,由張紹剛主持。
今年年初,海歸留學生劉俐俐與張紹剛關于“英雄雙行體”等問題在節目中展開討論,這期節目也引發熱議,關于節目的爭論不斷。在5月的一期節目中,求職者郭杰自稱留學法國10年,并拿到了三個文憑。不過之后Boss們一系列的質疑他都沒能解答,對于專業知識的考查他的回答更是答非所問。被質疑學歷造假后,郭杰突然癱倒在張紹剛旁。這兩期節目也在留學生群體當中引起了熱烈的討論,關于郭杰的學歷真假、法國的BAC+5是否相當于碩士學歷等問題一時成了焦點。《非你莫屬》也邀請了法國高等教育署中國總協調員、法國駐華大使館高等教育合作處副專員史力克先生就法國學歷做出權威說明。并對“BAC+5”學歷進行了詳解。節目制作人劉爽在微博上表示就節目中出現“BAC+5”與大專學歷的錯誤信息,向法國留學生說抱歉。
(本報記者 許青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