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海歸女”劉俐俐與主持人張紹剛對罵鬧得滿城風雨以后,最近,天津衛視職場節目《非你莫屬》再度處于風口浪尖,求職者郭杰被BOSS團質疑學歷造假后當場暈倒,主持人張紹剛沒有上前攙扶,反而質疑其在表演,引起軒然大波。
先是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向《非你莫屬》開炮,在微博上發起“萬人實名抵制《非你莫屬》”的投票,獲得超過25萬人支持。同時,人民日報和新華網均發表評論文章,批評《非你莫屬》“一味盛氣凌人無知無畏”,“職場不需要更多傲慢與偏見”。
職場節目究竟是求職服務還是作秀?復旦大學教授梁永安一語中的:“‘娛樂過度’的職場類節目對真正的求職者來說意義不大,現在許多職場節目,娛樂作秀的成分占了很大比重,許多在求職過程中值得被挖掘的問題在節目中得不到很好的體現。”
真招聘還是真作秀?
事實上,《非你莫屬》中的“暈倒哥”郭杰事件,再去追究是郭杰本人的炒作還是節目組的刻意安排已無意義。無論哪方的炒作,其目的終歸是達到了,求職者火了一把,節目收視率也賺到,廣告商也笑了。不過這樣的職場節目真的對求職者有意義嗎?
目前熒屏已有不下十檔職場節目,央視的《贏在中國》、中教一套與江蘇衛視合辦的《職來職往》、寧夏衛視與第一財經合辦的《職場好榜樣》已成品牌欄目。縱觀這些早期的職場節目,大多中規中矩,也很少出現話題人物。
然而今年年初,《非你莫屬》中的“海歸女”劉俐俐因與主持人張紹剛的“舌戰”一夜成名,走紅模式與當年《非誠勿擾》中的“寶馬女”如出一轍。東南衛視新開辟的職場節目《步步為贏》,僅播出4期,應聘選手就出現了“黃秋生師妹”、“公益王子”等頭銜,也難逃作秀嫌疑。
這些職場節目是否和相親節目一樣,作秀的本質大于節目本身的服務性?昨天,早報記者采訪了《非你莫屬》節目負責人劉爽,他說:“我們對選手在臺上的表現沒有任何控制。他想在臺上如何表現就如何表現。”但他也承認,確實有選手想借平臺炒作或宣傳自己,但這本身就是職場中的一面。
主持人為何如此冷血?
《非你莫屬》的紅火除了應聘者有爭議以外,主持人和BOSS團也是爭議的焦點,特別是主持人張紹剛的“冷血”招來觀眾謾罵。此前在“劉俐俐事件”發生時,張紹剛曾說:“我只是把你們‘不要’的話說出來,就說我過分?”說話直,愛挖苦人,尖酸刻薄,這是外界給張紹剛貼的標簽。
為何職場節目主持人要如此“冷血”?昨天記者采訪了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電視欄目研究專家,他認為張紹剛“演”得太過,用人單位“買方市場”這樣的潛規則確實存在,但并不意味著用人單位和求職活動主辦方可以踐踏求職者的尊嚴。面對選手癱軟在地,還毒舌地總結,“他不是導演,他是一個演員”,這令觀眾感到心寒。該專家還指出,求職節目只是提供一個娛樂平臺,并不能真正反映求職氛圍。( 早報記者 駱俊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