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場長說,飼料有結塊現象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河南商報記者 李政
西安一奶牛企業懷疑奶牛吃了鄭州一家飼料公司生產的發霉飼料,致使130余頭奶牛“中毒”,5頭死亡。該企業負責人稱,經濟損失上百萬元。
130多頭奶牛
出現“中毒癥狀”
李三合,陜西正陽奶業有限公司正陽牛場場長。昨日上午,提起去年7月份購買的那批奶牛飼料他忍不住落淚。
2011年7月6日,奶牛場從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農標普瑞納(鄭州)飼料有限公司,購進奶牛飼料24.32噸。其中,產奶牛飼料18噸。“7日開始喂產奶牛飼料,第二天130多頭奶牛就出現中毒癥狀,其中5頭死亡。”李三合說,為避免繼續死亡,公司花2萬元給奶牛掛吊瓶輸液。
“輸液的后果是奶牛體內產生抗體,有抗體的奶牛產下的鮮奶,乳制品企業是不收的。”李三合說,為此,國內某乳業集團取消了他們公司鮮奶專供資質。對于生過病的130多頭奶牛,奶牛場隨后會將它們淘汰、散賣。
該公司董事王先生稱,他們公司跟農標普瑞納(鄭州)飼料有限公司已合作5年,這次的事件給他們公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上百萬元。
奶牛“中毒”因飼料發霉?
李三合說,事發后,他們當地畜牧部門、疾控中心、動物衛生監督所派人對病牛進行了會診。
該公司王姓董事介紹,當時相關部門檢查后排除了流行病、水源和人為投毒因素。最后,公司發現去年7月6日從鄭州購進的奶牛飼料有不同程度霉變顆粒。“被取消特供也是因為奶中含霉菌指數超標。”
對此,農標普瑞納(鄭州)飼料有限公司在給正陽奶業公司的情況匯報中稱,事發后曾派工作人員到奶牛場調查,懷疑飼料有發霉情況,原因可能與運輸當天下雨有關。
李三合認為,飼料發霉到底是飼料的問題還是運輸的問題,需要專業部門進行檢驗。“事發后,我們就向陜西省畜牧檢驗部門提交實物,檢驗部門要求對方必須到場,但飼料公司方面一直不愿到場,導致檢驗無法進行。”李三合說,直到現在,對方還是不愿進行檢測。
正陽奶業公司另一相關人士稱,2011年10月和2011年12月,普瑞納公司經銷商曾分兩次共向奶牛場賠償10萬元損失費,“飼料沒問題,他們為何要賠償?”
昨日下午,農標普瑞納(鄭州)飼料有限公司一名自稱趙廠長的男子向商報記者展示了手機里的兩張照片,兩張照片上分別寫著“收條”字樣,兩次賠償款共10萬元。
對于此事,接受媒體采訪的農標普瑞納(鄭州)飼料有限公司的余(音)女士稱,當時的補償款是為了讓奶牛場繼續運轉。(采訪過程中,對方拒絕透露自己的姓名以及職務,因此無法確認其姓名。)
“如果覺得飼料有問題,可走法律程序”
昨日下午,農標普瑞納(鄭州)飼料有限公司的余女士表示,“我們公司業務面寬,陜西那邊是王一波(經理)負責出面解決的,工廠可能不知道。”
關于賠償問題,應李三合要求,余女士現場撥通了王一波的電話。她轉述王一波的答復稱:“他在西安那邊也有一個普瑞納廠,你們可以去找他解決。”
對于檢測問題,余女士稱,“他們完全可以拿著東西單方去檢測。”余女士還說,“我們不再回答任何問題,如果覺得飼料有問題,可走法律程序。今天所有的話只代表我個人觀點,不代表公司。”對于誰可以代表飼料公司接受采訪,余女士并未回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