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做仰臥起坐
昨日下午3點10分,當70歲出頭的李美蘭老人從綠茵廣場的一個運動器械上站起來時,引來周圍人一陣贊嘆。
“太不可思議了,從我坐到這兒,這位阿姨就在做仰臥起坐。”
“是啊,至少有一個多小時,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個?”
旁邊的王女士和朋友眼睛睜得很大,一臉的驚訝。記者 常亮 文/圖
占器材時間長有人提意見,老人都是下午鍛煉
連續做了幾個抬腿的動作后,李美蘭的運動結束了。
“您數過嗎?一共做了多少個?”圍觀的幾位年輕人很好奇。
“數過啊,大概做了1個多小時,有1200個左右吧。”李美蘭老人的聲音有些微喘,她捋了幾下耷在臉部兩邊的銀發,很禮貌地對著大家笑了笑。
李美蘭說,自己開始做仰臥起坐,是從廣場上第一天裝上運動器材開始的。
“習慣了,只要不下大雨,每天都來,從來不會耽誤。”
“應該有10年了吧。剛開始是早上來鍛煉,不過時間一長,有人抱怨我占器材的時間太長。”
李美蘭老人大聲笑了出來,“哈哈,沒辦法,我只好更改鍛煉時間,現在都是趁下午人少的時候來。”
就這樣,格外偏愛仰臥起坐這項運動的李美蘭漸漸成了高手,她每次到廣場做運動,總能吸引很多圍觀者。
“其實,我早就能做1000多個了,只是年齡大了,運動量不敢太大。”
把旁邊的外衣往西側挪了挪位置,李美蘭老人又站到另外一個器材旁,做起了稍微輕柔的轉身運動。
廣場上,“高手”頻現
正當大家熱情很高地議論李美蘭時,旁邊的單杠區也傳來了陣陣驚呼。
“唰……”雙手緊抓單杠的老人,接二連三做了幾個連續的空翻動作,引起旁邊幾位年輕人一片叫好聲。
“這是我們小區的,那水平可不是一般的高。”一位姓秦的老人站在單杠右側,不住鼓掌贊嘆。
翻單杠的老人叫胡言亭,今年71歲,是幾位老年朋友口中的頂尖“高手”。
“只有堅持運動,身體才會好。”一臉自信的胡言亭,右手拍了幾下胸脯,“別看我瘦,但我的肌肉都是塊塊。”
胡言亭老人從小就喜愛運動,數十年來,他一直堅持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鍛煉身體。
“平時很少感冒發熱,偶爾一點小病,對我來說,根本不算事。”
專家建議,根據年齡增長減少運動量
“70多歲的老人,運動起來比年輕人還帥,這回逛公園,可長了不少見識,高手如云啊。”整個下午都坐在公園健身區的王女士臨走時,感慨很大,一遍又一遍向朋友宣布:“今后,我也要常來廣場跟著叔叔阿姨學習鍛煉。”
而對兩位老人在廣場上大運動量鍛煉身體的做法,河南省人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王浩并不是很贊同,他有幾句不同看法,想提醒老年朋友:
“我覺得老年人還是不宜做過于劇烈的運動,一般做完劇烈運動后,都會有血壓升高的現象。”
王浩說,對于常年堅持鍛煉的老年人來說,運動已經成為他們的習慣。
“但還是要根據年齡的增長去逐步減少每天的運動量,適量的運動才會更加有益健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