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情況(香港《明報》網站)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道 港媒稱,內地男女比例失衡,出生人口的男女比例已經連續30多年超過107:100的最高警戒線,以此估算,1990年或之后出生的男性,將有六分一人單身,2000年后出生的男性,會有七分之一人孤獨一生,為了找另一半,內地不少人會花費大量金錢,參加“戀愛培訓班”,學習如何“追女仔”,脫離單身行列。
據香港《明報》網站8月30日報道,記者追訪一名年近30歲、參加了培訓班的數學老師小周,看看這新興行業的葫蘆賣什么藥。小周說自己相過幾次親,然后不知道為什么就沒有然后了,看著表弟妹紛紛找到人生伴侶,他只好開始“惡補”戀愛這門學科。小周報名為期7日的戀愛培訓課程索價7000元人民幣,內容多元化,有外形改造、搭訕技巧、情感診斷等等。
戀愛培訓班導師浪跡告訴“學生們”一個概念,“女孩不是靠追來的,而是要有態度、有框架,吸引女生自覺來到自己身邊”,“病了送藥,餓了送飯,馬不停蹄地一味對她好,你最后只能收獲‘好人卡’”。浪跡自稱曾與很多女生拍拖,教過6000人。他把前來參加課程的人分為3類:80%的人是因為家里催婚,想要找個女朋友、10%感情受挫,需要醫治、剩下的10%想成為“武林高手”。
小周雖高180厘米,但因為穿衣沒有特色、走路時也駝背,看起來沒有精神,所以他上的第一課就是形象改造,浪跡說,“中國女孩喜歡錢和帥,但你抱著一捆人民幣,拍照秀個方向盤,她們會喜歡嗎?不會!她們要的是品質生活和個人修養”。于是,他們教學員如何跟女生相處,又教他們如何拍出“有感覺”的相片作微信頭像。
課程最后的功課是在夜店搭訕,這對小周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導師先作示范:“你好,我注意你很久了,我沒有惡意,只想認識你一下。”導師的嘴角揚起恰當的弧度,從容地掏出手機,“我的朋友還在等我,能加個微信嗎?”小周邁開沉重的步子,機械地走到女孩面前,要了電話扭頭就走,被導師質問“讓你收號你就光收號,為什么不聊天?”
小周清楚知道不可能單靠上一次課就成為戀愛達人,但起碼課程讓他“想改變”,他希望改變平時“上學、回家、上學、回家”無趣生活,不過他還不清楚這個新世界是天堂還是地獄。
浪跡說,“有些人穿得很土,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和女人相處的經驗,活到30歲還是渾渾噩噩,事業心也沒那么重。這是中國最普通的男人,用半年或是3個月的積蓄來上課,有30%上完課還是那個樣子。已經30歲了,不可能用7天時間改變習慣和行為方式。”他說,他們來這兒不是解決問題,只是找個慰藉,花了錢也不一定會真的努力。
他又說,90%的男人來這兒并不是為了認識很多女生,他們只想讓自己具備尋找另一半的能力,就如想學一套武功秘籍,并不是為了殺人,可能只想保護自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