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兒童節,本該有快樂童年的孩子們卻有很多樂不起來,隨著課外班市場越來越繁榮,孩子們被一節又一節的課程壓得喘不過氣。平均一個孩子報了多少課外班?家長一年給孩子報班得花多少錢?課外班的選擇是誰的意愿?帶著這些問題,人民網多地記者在北京、濟南、廣州、重慶等十余城市就兒童課外班問題進行調研。采訪對象為4-12歲的孩子及其家長以及少年宮、培訓機構的相關負責人等。受訪家長們無一例外都給孩子報了課外班,少則2、3門,最多的有7門,“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在采訪中被頻頻提及。
5月24日,濟南市青少年宮一樓大廳,家長們或站著或坐著,觀看孩子們的演出。高彪 攝
5月24日上午9點,山東省濟南市青少年宮一樓大廳里,陪孩子上課外班的家長把幾十個座椅坐滿。在他們面前,是一個以卡通畫為背景的舞臺,上面寫著“我是小小藝術家”。 由于家長太多,許多人不得不站著。為了打發時間,有的幾個人圍在一起聊天,有的干脆拿張報紙墊在樓梯的臺階上坐著擺弄手機。而此刻,他們的孩子正在教室里學習。
濟南市青少年宮主樓有7層,全部樓層都開設了課程。“我們有50多個專業,涵蓋了科技、書畫、藝術、文化四大類。周末兩天來這里參加各類培訓班的孩子約有7000人次。”說起這個數字,濟南市青少年宮副書記、培訓中心主任劉清蘭并不覺得多,“像廣州、杭州,那里的青少年宮周末都有3、4萬名孩子。”劉清蘭的辦公桌上堆放著今年暑期的招生計劃,這個暑假,濟南市青少年宮將增加3個新專業。
類似這樣的場景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少年宮、培訓學校中日復一日地上演著。
僅就廣州為例,近日發布的《廣州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4000多位廣州家長中,超6成家長表示為孩子報了課外輔導班或興趣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