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建設費、船舶港務費、碼頭服務費、領航費、過駁費、垃圾處理費、船舶電臺頻率占用費……近日,半月談記者跟隨一艘貨船從重慶江津開往江蘇揚州,在2000多公里的航程中,各種費用令人眼花繚亂,一些集裝箱船過半運費用于交“費”。
資料圖
各種費用眼花繚亂
記者登上的是一艘載有5000噸磷礦石的干散貨船。剛上船,貨船大副就給記者出示了船舶港務費和綜合服務費的發票,發票顯示這兩筆費用分別為1950元和6517元。“船舶港務費是由海事部門收取,綜合服務費是由港口收取。”這位大副說,除了這兩筆費用,船舶在出港前還要向海事部門繳納港口建設費,港口建設費按載貨噸位收取,從重慶出發的貨物每噸收取2元左右。
重慶江津港至主城區是70多公里的自然航道,為了保證航行安全,貨船交了2000元的領航費,請了一名領航員領航,順利駛過自然航段。
經過3天的航行,船舶抵達湖北宜昌的三峽大壩前。由于需要排隊過閘,船舶交了50元錨地費,在壩前10公里左右的沙灣停靠。記者了解到,這些錨地系當地村民在江邊違規建造,靠泊安全無法保障,但政府提供的錨地數量有限,企業建造的錨地,費用又要翻倍。為省錢,大量船舶停靠在這種收費低卻無法保障安全的錨地。
在3天的待閘時間內,這位貨船大副乘車去宜昌海事部門交了2000元的船舶電臺頻率占用費。他說,這種費用一年交一次。
貨船通過了三峽大壩,進入長江中游湖北枝江段。這里江面寬闊,江水較淺,需要過駁才能安全通過。貨船將700噸貨物轉運到過駁船上,航行一百多公里后,又將貨物過駁回貨船上,過駁費共計8000余元。
又經過5天時間的航行,貨船到達江蘇省揚州港。在這里,又交了1950元的船舶港務費、7020元的碼頭綜合服務費、300元的清倉費、100元的垃圾處理費。
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江航運普遍不景氣,這艘載貨5000噸的干散貨船,從重慶至揚州的運費不足20萬元,而各種費用就交了4萬余元,相當于總運費的20%。相比于干散貨船,集裝箱船需要交的費用更多,甚至可占運費的一半以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