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若水”。
《莊子·外篇·山木》中的一句話,跨越歷史長河,成為亞洲政要的一個討論題目。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政商關系新生態:君子之交,相忘于江湖”成為一個分論壇。
將官員與商人的關系拿到一個國際論壇上討論,足見其重要性——官商之間交往過密,往往不只是勾肩搭背、稱兄道弟那么簡單,結成利益共同體后,極易滋生腐敗。而腐敗正是影響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個毒瘤。因此,在經濟新常態下,官商關系也需要一個“新生態”。
“勾肩搭背” 畸形官商“朋友圈”
官商之間結君子之交,本無可厚非。正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所提及,“政府跟企業緊密結合更有利于追趕西方國家,否則會因先天不足而遲滯經濟發展”。
不過,目前的官商結合有些變味兒,從正常的促進經濟發展變為赤裸裸的權錢交易。
梳理一系列腐敗案件可以發現,絕大多數落馬貪腐官員都與不法商人有深度勾連,官員假借商人之手完成權力的“變現”,而商人則利用官員的權力謀求不正當利益。
有業內人士認為,畸形的官商關系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打招呼、亂審批、充當保護傘。
——打招呼。在一些諸如工程招標、政府采購、資源出讓的經濟領域,找到政府部門的關鍵人物“打招呼”,已經成為一些商人拿項目的“不二法門”。比如,在湖南省交通系統腐敗窩案中,“打招呼”拿工程早已不是“潛規則”,而是明目張膽的“顯規則”。
——亂審批。以落馬貪官劉鐵男為例,身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手上掌握著重要的項目審批權力,但是其違規審批行為卻直接導致公權力淪為個人謀利工具。在法院認定的其犯罪事實中,關鍵一項就是為商人邱建林三個公司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提供幫助。
——充當保護傘。一些負有監管責任的干部,面對違法犯罪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通風報信、暗通款曲,充當不法商人甚至涉黑勢力的保護傘。比如,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原副廳長呂英明,在擔任廣東省水利廳副廳長等職務期間,濫用職權,并且收受巨額賄賂,為西江流域盜采河砂團伙充當“保護傘”,導致西江流域河砂被大量盜采。
畸形官商關系的出現,與市場機制不完善、權力失去監督制約有關。
由于我國市場體系尚不完善,政府主導經濟發展的模式也沒有根本轉變,官員手中的資源配置權、項目審批權等確實能給商人“辦事”。論壇嘉賓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保育鈞說,如果過分依靠政策,不是靠法治,就容易產生官商勾結,必然導致腐敗。
另外,一些權力一旦失去有效監督和制約,也就為一些希望“走捷徑”的商人打開了“方便之門”。“社會上慢慢形成了一種風氣和習慣,官員和商人以關系和利益作為交換條件,不論是民營企業還是國營企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