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黨和軍隊事業處在一個“重整行裝再出發”的重大歷史關頭。響應習主席號召,在習主席率領下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各級領導只有先把自己整理好,才能整理好隊伍,帶領官兵輕裝前進。
目標越是宏偉,越要整好隊伍;征程越是艱險,越要丟掉包袱。
回首黨領導人民軍隊走過的漫漫征途,有多少再出發之處,烙下不滅的歷史印記,立起閃光的精神坐標,開啟嶄新的時代航程。從三灣改編,到古田會議;從延安整風,到撥亂反正……每一次整頓,都是一次自我革命;每一次出發,都是一次浴火重生。
當前,黨和軍隊事業又處在一個“重整行裝再出發”的重大歷史關頭。響應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發出的號召,在習主席率領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各級領導干部只有先把自己整理好,才能整理好隊伍,帶領官兵輕裝前進,闖關奪隘,展開波瀾壯闊的強軍興軍新畫卷。
把自己整理好,不像人們出門前洗洗臉、擦點粉那么簡單,也不像官兵出操前整理著裝那么容易,而是要拿出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決心,真正來一場靈魂深處的革命、頭腦里面的風暴。但從現實情況來看,一些領導干部的行裝還存在“臟、亂、差”現象,思想、思維、標準和行動,跟不上習主席步伐,跟不上時代步伐。
“臟”者,膿包未擠凈也。小的時候,農村孩子夏天容易長癤子。癤子這種膿包,一是擠破才能好得快,二是“膿頭”不拔還會長出來。對長在臉上的“癤子”,有的迫于壓力,大都擠過了、擠凈了。但對身上的“癤子”,有的心存僥幸,擠小放大;有的怕疼,擠兩下便停;還有的對身邊人、本單位本部門的“癤子”,怕拔出蘿卜帶出泥,想方設法遮著護著。
“亂”者,主意拿不定也。少數人仍存在選邊思想、觀望心理、遲疑心態:干,怕不小心踩紅線;不干,怕跟不上大形勢。抓,怕影響單位人心穩定;不抓,怕查出問題還得負領導責任。正因如此,有的執行指示留有余地,推動工作縮手縮腳,以空洞政治表態代替對黨忠誠,以面上教育培訓代替實際工作落實,以“矛頭對下”代替“刀口向內”。
“差”者,能力跟不上也。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能。有的面對復雜棘手問題,不敢“下刀子”,或是只觸及皮毛,不觸及深層次矛盾;面對艱巨繁重任務,沒有“開山斧”,推一下動一下,甚至推幾下動一下。今年既要抓整頓,又要抓備戰、改革、規劃,可以說是“同時打幾場戰役”,且場場都是大仗硬仗。不論革弊還是鼎新,沒有“幾把刷子”怎么行!
再出發,離不開“帶頭人”。整理隊伍,先要整理自己;重塑隊伍,先要重塑自身。為什么會出現“不做不錯”“不錯不懲”的不作為、慢作為?為什么風氣建設仍存在“最后一公里”,基層官兵缺乏“獲得感”?為什么個別單位建設起色不大、甚至止步不前?這些都能從“帶頭人”這里發現問題,都能從“臟、亂、差”這里找到原因。只有從思想價值、形象作風、能力本領等方面帶頭重塑,才能帶領官兵再出發。
再出發,不能沒有時間觀念。緊急集合有時間規定,戰備拉動有時間要求,重整行裝也要有“等不起”“慢不得”的強烈緊迫感。世界新軍事革命的發展在加快,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進程在加快,做好軍事斗爭準備的節奏在加快,革弊鼎新、固本開新的速度不能不加快。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肩上有千斤重擔、身后有千軍萬馬,更應該爭分奪秒,率先麻利地重整行裝,把自己搞得更純潔、更硬氣、更堅強,讓沉疴流弊的治理整頓早日見底見效,讓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早日形成,讓強軍興軍的磅礴之力不斷匯聚。
實現由大到強的“關鍵一躍”,艱和險可能構成一時挑戰,但時和勢都在我們這邊。明者因時而變,智者趁勢而為。從新的起點上再出發,三軍將士必不辱使命,給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