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增長10.1%,2014年增長8.6%。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涉及13億成員柴米油鹽的“國家賬本”,也由2位數增長進入1位數增長的階段。
同政府工作報告一道,政府預算草案報告5日登臺亮相,從這個賬本里面,能讀出政府可以獲得的資源,能讀出政府活動的范圍與方向,能讀出政府活動的目的和效果,能讀出國家運行的可持續性。
2015年,這20多萬億元怎么花?買柴、買米,還是買油、買鹽?如何過好緊日子……作為13億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你不能不知,不可不察。
75張報表,4本賬,中國政府開啟依法理財、陽光理財新時代
兩會期間,從全國人大代表的駐地,可以看到大家拿到的政府預算材料包括兩部分內容:預算草案和預算報告。
預算草案包括一系列報表與說明,國務院提交全國人大審查的2015年政府預算草案,分全國財政收支匯總表、一般公共預算表、政府性基金預算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表、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表、其他報表等6大類,共計75張報表。
預算報告則是對預算草案的關鍵數據、主要財稅政策和代表所關注的信息做出概括、提煉,由國務院委托財政部向代表大會提交,便于代表更好地閱讀和理解預算。“預算草案和預算報告相配套,一目了然,對代表審議幫助很大。”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奉化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新預算法落地的開局之年,新預算法的精神在政府預算報告中有充分的體現。”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常務副省長詹夏來說。
2015年1月1日,歷經10年修改、4次審議的,有著“經濟憲法”之稱的預算法,正式開始實施。新預算法中的一大亮點是“全口徑預算管理”,2015年預算報告就按照相關規定,完整報告了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4大本賬的收支情況。報告還專門對幾本賬之間的“銜接情況”作了說明,比如將地方教育附加等11項基金收支轉列為一般公共預算,將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用于保障民生支出的比例進一步提高。
除了收支大賬外,預算報告還增加了大量收支分析解讀。在報告2014年預算收支情況時,專門有一段文字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進一步放緩的原因進行梳理分析,這在去年的預算報告中是沒有的。在報告2015年預算安排時,又從適當擴大財政赤字規模、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加大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力度、保持一定的政府投資規模4個方面,清楚地解釋了“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并適當加大力度”的要求。
預算決議在預算報告中得到充分體現。在201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板塊中,“落實全國人大預算決議情況”列在首位,去年列在首位的是“加強和改善財政宏觀調控情況”。這一變化,無疑呼應了新預算法把“上一年預算執行情況是否符合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預算決議的要求”列為人大審查重點之首的規定。“原來的支出項目如果改了用途,是要有說法的!”全國人大代表劉群說。
在新預算法背景下,這份報告同你的聯系將更緊密。如果你是一位普通公民,預算公開將成為新常態,預算收支、財稅政策的制訂與執行,將進一步影響你的衣食住行、上學看病;如果你是一位人大代表,無論會上會下,接觸、審查、監督預算的職責將成為新常態;如果你是一位政府干部,你的行政支出、權力行使嚴格按照人大批準的預算執行,將成為新常態;如果你是一位企業人士,這份報告同你的經濟發展預期、生產經營安排更加緊密,依法征稅、應收盡收、不收“過頭稅”將成為新常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