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帥
昨天邁步在街道上,很多路邊店已經掛出“春節打烊告假”的告示,整個中國逐漸進入了“休息”的狀態。
每年只有到了這一時刻,你我臉上才寫滿了輕松和快樂的笑意。如果說平時我們是在比拼速度,仿佛進行一場刺激心臟的賽跑運動。那么此刻,我們好比在打太極拳,讓生活進入了一種慢的頻率軌道。因為慢,我們開始對生活有了更細致的觀察與體驗,親情與愛意情不自禁地涌上心頭。
老人一天天老去,他們越來越像孩子,需要更多的照顧。孩子一天天長大,開始逐漸成為他們自己,你開始逐漸不了解他們的想法。你的愛人,曾經風華正茂青春逼人的她(他)也開始有了白發。身處家鄉,你發現你開始回到一種熟悉的生活,你的鄰居你的親友,你熟悉他們的過去關心他們的現在,他們也像你熟悉他們那樣的知曉著你。你們可以肆無忌憚地開玩笑,暢談家事國事芝麻事。
我們對親情充滿了愧疚,透支的競爭綁架了注意力,讓你可以對眼皮下的親情視而不見。我們對自己充滿了愧疚,為了所謂的競爭和與別人比較,我們沒有成為最好的自己,而是扼殺了個性和天賦成為了別人。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愧疚,人類發明了工作這個東西,本來是為了更好的分工合作,解放生活,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展自己,釋放自己的天賦與天性,成為一個生活的創造者。但太多人卻走入了另一個反面,成為了工作和競爭的奴隸。
快有快的意義,慢同樣如此,它或許是另一種大美。藝術家的眼里,只有慢才能更細致地觀察和體驗到更真實的生活,聆聽到各種物種的聲音。一個對“快”文化如癡如醉,對“慢”文化卻怠慢漠視的社會,是一個殘缺可憐的社會,充滿了膚淺的雷同和沒有獨立靈魂的自以為是。
如果生活讓我們的腳步無法停留在故鄉,我們也應該用自己的手和心靈去建設另一個家鄉。如果我們無法擺脫競爭——這個現代社會的產物,那至少應該擦亮眼睛,認清楚生活的真諦,明白我們可以為之犧牲什么,而不可以為之犧牲什么,堅守住底線。
在這個停下來靜下來的春節里,我們終于可以思考太多平時沒有時間琢磨的人生問題,重新變成生活的哲學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