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胎盤在中醫里被稱為紫河車,傳統觀念中認為它是“大補”之物。于是,便有人將它加工成方便服用的膠囊來出售獲利。那么,胎盤膠囊加工行業到底是何種形態?生產是否合法?流程是否合規?半月談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臟亂黑作坊出售胎盤膠囊
記者在黑龍江哈爾濱市某婦產醫院周邊發現,“胎盤加工”廣告隨處可見。據推銷人員介紹,胎盤制作成膠囊,價格是150元。若沒有胎盤,他們可以提供貨源,包括加工費共計300元。一般一個胎盤可以加工成100多粒膠囊,可食用數月。
隨后,記者以購買胎盤膠囊為名,跟隨推銷人員來到醫院旁邊的一個舊居民小區。一名中年男子一邊介紹一邊向記者展示胎盤加工過程。他告訴記者,加工胎盤的第一步是沖洗胎盤,就在門口內側的洗手臺內進行。沖洗后,要把胎盤剪碎,用開水燙,再放到烘干機里烘干,完全烘干后就能研磨成粉、灌裝膠囊,整個過程需要一個半小時。
如此“補藥”誰來監管
衛生部門有關產婦分娩后胎盤處理的批復明確指出:“產婦分娩后胎盤應歸產婦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胎盤?!碑a婦放棄或捐獻胎盤的,可以由醫療機構進行處置。
胎盤如何流入民間?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多家醫院,包括多名產婦及其家屬。院方表示產婦分娩后,都直接把胎盤交給家屬自行處理;產婦則表示,當時只顧高興,也沒顧上問醫院要胎盤,不知道胎盤去哪了。
而胎盤加工者告訴記者,他們的胎盤都是從正規醫院收的?!拔覀兊酶t院打招呼,他們就會以‘胎盤有問題,要留在醫院’為由留下胎盤。”
當記者質疑胎盤是否有生產許可,是否符合生產標準時,胎盤加工者坦言,他想過辦個執照,合理合法經營,可是工商稅務都不給辦。不過他已經干這行好幾年了,沒有人查,也沒出過什么問題。
記者觀察發現,僅半天時間,一個胎盤加工作坊就有七八個加工胎盤的人,一個胎盤收取150元的加工費,一上午就有1000多元的收入。而他們通常都是夫妻、親戚之間從事推銷和加工,除了電費、水費、房租,再無其他成本消耗。
可觀的收益讓胎盤加工成了熱門行業。半月談記者暗訪發現,僅在哈爾濱某婦產醫院附近,就有20幾個胎盤加工作坊。除了經營缺少審批手續、行業沒有任何準入門檻外,這些經營胎盤加工的地方,清一色設置在居民家中,缺乏消毒設施,衛生條件非常差。
記者致電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但執法人員對此表示無奈。“當前,也沒有法律法規不允許他們加工,可以說處于一個真空狀態。這個問題以前就有過?!惫枮I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投訴科負責人表示,之前也接到過類似的投訴,但是由于無法定性,給一線執法人員帶來很大困難。
胎盤膠囊加工行業亂象叢生的背后,是對胎盤定性的模糊,以及衛生、食品藥品監督與工商部門認識上的模糊,這也導致該行業很大程度上處于市場自發調節狀態,居于“地下”,見不到“陽光”。
胎盤入藥,補還是不補
記者在一些從業機構的宣傳冊中看到,胎盤功用被極力宣揚——滋陰補腎、美容養顏、補氣養血、美化肌膚、治療腰膝酸軟、提高免疫力,甚至可以治療肺結核、支氣管哮喘等。事實真的如此嗎?
哈醫大四院婦產科主任蔡雁告訴記者,胎盤是提供給胎兒養分的重要器官,它的構成是很多的胎盤小葉,這些胎盤小葉多數是些蛋白質,而且是優質蛋白質。但孕婦分娩以后,胎盤一旦跟寶寶分離,它就是一個廢棄的器官了。
蔡雁說,作為母子間交換物質的過渡性器官,胎盤的主要功能是輸送營養。但母體差異也導致胎盤的差異,并不是所有胎盤都有營養。
“有一部分孕婦,孕期可能有過一定感染,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感冒發燒了,通過胎盤血液循環到孩子那兒,孩子會受到影響,胎盤本身也會存在一定問題?!辈萄阏f,還有一部分孕婦有一些疾病,比如妊娠高血壓,那么她的胎盤供血差,而且血管攣縮,胎盤的質量可想而知。
“一般來說,這味藥要根據病人的體質,配合其他飲片一起服用,以達到進補的效果,不建議單獨使用。自己亂吃亂補,有害無益。”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保健中心主任尹艷表示,胎盤有補氣、養血、益精的功效,但如果服用不當,不僅不能起到滋補效果,反而會干擾正常的內分泌,損害身體健康。(記者 張玥 齊泓鑫)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