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14年,是我國反腐領域濃墨重彩的一年。與2013年相比,今年各級紀檢監察部門查處的官員數量、級別和密度,都出現了大幅度提升。周永康、徐才厚、蘇榮等“大老虎”的落馬,更將今年的反腐工作推向了新高度。同時,海外“獵狐”、退休追責等讓貪官插翅難飛。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堅決遏制和預防腐敗現象。在反腐常態化的當下,放眼未來,可以預見反腐將逐漸由查辦貪官污吏的“暴風驟雨”向以制度約束官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過渡,黨員干部隊伍將更加清正廉潔。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看到貪官落馬固然值得振奮,而“天下無貪”才是最終期待。
漫畫:一網打盡
“刑不上大夫”沒有市場
2014年的反腐工作無疑是2013年的升級版。最高檢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反貪部門共立案貪污賄賂犯罪案件27235件35663人,查辦案件人數進一步上升。在法院已經作出判決的1.3萬多人中,99.8%被作出有罪判決。據介紹,今年以來,最高檢反貪總局直接查辦和組織指揮辦理的省部級專案已達20件,是歷史上最高紀錄。此外,全國檢察機關反貪污賄賂部門還立案偵查行賄犯罪5684件6500人,與去年同比分別上升38.7%和35.1%。
有貪必肅,有腐必懲。即便身居高位,也不能踐踏黨紀國法。今年最受關注的案件,莫過于蘇榮、徐才厚、周永康三個“大老虎”的落馬。從6月中旬到7月底,短短45天時間內,三個曾經身居高位的人物因為違紀而被查處,充分闡釋了何為“法無例外”。這也堪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反腐最高光的表現,凸顯了中央反腐的決心和對腐敗零容忍的態度。
今年落馬的干部當中,省部級官員超過30人,平均每個月有接近3名省部級干部被查,涉及10多個省市和中央部委。黨中央用實際行動表明,封建時期的“刑不上大夫”在當今沒有市場。
廳級干部的落馬更為頻繁,最多的一天,有10名廳級干部被查。11月17日,廣東省紀委副書記王興寧在中山大學舉辦的中國廉政制度創新學術研討會上透露,廣東今年已經有76名廳官落馬,數量居全國之首。
官員的腐敗直接影響民生福祉,尤其是“小官巨腐”,對正常的社會秩序傷害明顯。今年,針對高校、醫院等企事業單位反腐力度明顯加大,教育、醫療、供水供暖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領域成為反腐的重點領域,一些“小官巨貪”也先后落馬。副處級的北戴河供水總公司原總經理馬超群家中被查出現金1.2億元,黃金37公斤,房產手續68套;河南洛陽新安縣一個鄉鎮民政所所長家中發現267本存折,弱勢群體50余萬元“保命錢”被冒領。這些官員被揪出,無疑更能讓老百姓直接受益。
發現一個,揪出一窩。今年紀檢監察部門查處的腐敗案件中,一個地方或一個部門中的高層、中層領導干部出現整體性、集體性腐敗案件較為常見。其典型就是最近山西官場地震,在這次反腐戰役中,山西多名省部級官員落馬,并且落馬官員之間彼此亦有牽連。此外,“石油系”、發改委價格司等系統和部門內部也因“塌方式”腐敗揪出不少官員。
紀檢監察領域自身的凈化也在同步進行。今年5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中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這是十八大以來被公布調查的中紀委內部最高級別官員。隨后,中紀委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曹立新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通報。今年的紀委機構改革中,中紀委增設了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專司系統內部監督,解決“燈下黑”問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