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依法治國,關鍵要看如何落實”成為各界的共識,也折射出老百姓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期待。中央各部委在四中全會之后,也正通過各項舉措加快落實四中全會精神。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政府如果不依法辦事,人民群眾在每一件小事中感受不到公平正義,那他對政府就沒有信心。”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袁曙宏說,“小康不僅是物質的小康,也是公平正義的小康。要使人民活得更有尊嚴、更加幸福,必須加快建設法治政府?!?/p>
袁曙宏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目前正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條例,重大決策的程序也要法治化。
關于四中全會提出將法治建設成效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袁曙宏表示,法治意識素養高、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干部在同等條件下要優先提拔使用;特權思想嚴重的,要批評教育,不改正的要調離領導崗位;發生嚴重的違法事件、產生惡劣影響的,要依法嚴肅處理,這才能對法治真正產生推動作用。
公開公正、廉潔高效也是法治政府的要求之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日前表示,發展改革委政務服務大廳將于今年12月初試運行,初步確定13項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在政務服務大廳受理。李樸民透露:發展改革委著力強化自身約束,規范程序,提高效率,抓緊建設網上審批系統,并已開始試運行,審批的公開透明度和效率進一步提高。
重大決策的公眾參與是建設法治機關的重要方面。“今后,我們對職權范圍內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包括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項目、規章和重要規范性文件作出決策前,都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充分聽取公眾或社會有關方面意見?!崩顦忝裾f。
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不可少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常委、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邱學強日前透露,中央批準成立新的反貪總局,打造中國檢察特色反腐敗專門機構。
邱學強表示,此次改革的主要特點是整合力量、優化職能,從有利于最高人民檢察院集中精力直接查辦大案要案,有利于強化對下業務的集中統一領導和指導,有利于破除制約辦案工作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出發,成立新的反貪總局。新的反貪總局成立后,職能配置更加科學,辦案力量進一步增加,領導班子進一步配強,局長由一名副部級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兼任。
運用黨內法規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這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明確要求。10月25日,十八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傳遞出一系列反腐倡廉新信號。
圍繞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不僅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著重規范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做到要義明確、簡明易懂、便于執行,還進一步強調了“時間表”——確保到建黨100周年時,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有了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還要自覺運用這些法規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眹倚姓W院政府法治咨詢研究中心主任楊偉東說。
反腐方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近日也公布了2014年中央巡視組第一輪巡視“整改清單”。從14個地方和單位的整改情況看,工程建設等領域腐敗多發、“一把手”頻頻涉案、“小官巨腐”等頑疾正在得到初步治理。巡視工作帶來的積極變化,反映了黨中央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的堅定決心。
“只有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應對和解決腐敗問題,才能從運動反腐到制度反腐,從‘不敢腐’到‘不能腐’。”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李林說。
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中宣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表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依法治國的目標,我們要進一步加強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用法治規范網絡空間的行為。
魯煒表示,國家將出臺APP(應用程序)管理辦法,并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制度。他說,我們已經發現一些APP侵犯了網民權利,對其進行管理,是網絡空間法治化的重要體現,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制度也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網絡安全,維護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經濟方面,加快法治央企建設也被提到一個新的高度。11月4日舉辦的中央企業法制工作會上,國資委明確全面推進法治央企建設,努力將中央企業打造成為對外依法經營、對內依法治理的法治社會模范成員,并提出今后五年中央企業法制工作的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力爭三分之一以上企業法制工作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指出,要加快法治央企建設,扎實推進法制工作新的五年規劃,始終堅持在法治的框架內規范改革,在法治的引領下推動發展,不斷增強企業各級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進一步強化依法決策、依法經營管理。
如何進一步有效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是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中央綜治委主任孟建柱在深化平安中國建設會議上強調要把平安建設放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大局中來謀劃,用法治思維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把法治方式貫穿于平安建設全過程。要把依法辦事作為基本要求,引導政法綜治干部把法治內植于心、外踐于行,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引導群眾通過法律渠道表達訴求、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要善于從法律層面思考問題,在法律框架內研究解決辦法,強化法律在維護群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中的權威地位。(記者 周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