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套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為8600多萬中國共產黨黨員確立了行為規范,其完善與否關系著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的大局。
剛剛結束的首次中央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在摸清黨內法規制度“家底”的同時,一攬子解決了黨內法規制度中長期存在的不適應、不協調、不銜接、不一致問題,為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奠定了基礎,扎緊了依規治黨的“制度之籠”。
清理黨規勢在必行
中國共產黨執政60多年,一共出臺了多少“紅頭文件”和規章制度?一直沒有一個底數。與此同時,由于從未開展過集中清理工作,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當中也存在著不適應、不協調、不銜接、不一致的問題。
“就數量來講,我們的黨內法規并不少,但現實中的落實情況卻不理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有些法規不科學,有些制度不切合現實。”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戴焰軍說。
2010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被認為是新時期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的一部重要黨內法規。
然而,有心人卻發現,準則規定,禁止黨員領導干部私自從事營利性活動,不準個人或借他人名義經商辦企業。而此前1984年出臺的關于嚴禁黨政機關和黨政干部經商辦企業的文件卻規定,黨政機關在職干部在不保留原來職務的前提下可以保留公職經商辦企業。文件規定與準則規定明顯不一致。
類似這樣的問題,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中一度普遍存在——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央出臺了關于三反運動、肅反運動、整風運動,以及干部輪訓、干部審查、干部下放勞動等的規定,時過境遷,事實上早已不再執行;
1985年至2011年間,中央曾先后出臺多個關于防止機構編制膨脹的文件,新舊文件并存造成執行困擾;
……
“這些問題的存在,有損于黨內法規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有礙于黨內法規制度的貫徹執行。”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葉篤初說。
同時,著眼于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也急需通過清理工作系統總結我們黨歷史上法規制度建設的經驗得失,探索黨的制度建設的內在規律,為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提供科學指導。
“黨執政65年來,形勢不斷變化,黨內法規體系的問題已明顯暴露出來,全黨對健全和完善黨內法規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體部署也對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對黨規進行集中清理勢在必行。”戴焰軍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