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專家:立案登記制的建立能化解社會矛盾

                2014-10-30 10:11 來源:央視

                  CCTV2《央視財經評論》:立案審查到立案登記 變化了什么?

                  幾個月前,湖南的一位農民,因為對拆遷補償不滿意,一紙訴狀將本市市長告上了法庭;前不久,廣州市人社局的一位副局長代表單位作為被告出庭,應對一位市民的起訴……這樣一些原先看來不會被受理的案件,如今越來越多的出現,這無疑印證著法治環境在不斷地改善。昨天,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改革法院案件的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那么,這將會給我們的法治環境帶來多大的變化?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張鴻共同評論。

                  立案審查到立案登記,帶來了什么改變?

                  馬光遠:以前設置很多門檻本身是違背法治原則的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第一,之前的立案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制度?事實上按照我們的民訴法,它也是備案制,有明確的原告,被告,有利害關系,有實事就可以。這四點是一個形式要件,有這個形式要件就可以立案,但是后來在實際執行中,變成了一個審查,審查很多,到最后好像設了一個人為的門檻。

                  在很多情況下,案子的類型很多,比如以前民告官,地方政府就說,你控制一下,讓他感覺難一點;或者有些敏感案件,比如證券訴訟之類的,怕形成群體性,那就設一個門檻。事實上來說,我們現在的備案制回到了民訴法要求的基本原則上,符合我們立法的精神,但是我覺得絕對不會出現像大家擔心的誰都到法院去,中國人還是有事干的。再一個東方民族不像美國人,東方民族最大特點是厭訴,有些民族任何事情它都通過法院去解決,但是東方民族本質是個厭訴的民族,也就是說,我們有很多解決路徑,鄰里的解決,單位的解決,好朋友之間的解,道德的解決,到最后才去打官司。所以我覺得以前設置很多門檻沒必要,本身是違背法治原則的。

                  張鴻:立案登記制度維護了我們的訴訟權利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我們當然希望法院的事少,說明我們和諧,都沒有糾紛,但是這些糾紛是存在的。那小的糾紛怎么解決?比如說我和馬光遠是鄰居,我們發生糾紛了,是依靠行政力量來解決,還是依靠法律力量來解決?我們糾紛到法院去,法院給不給立案?過去法院是有立案審查的,這個審查不光是形式上的審查,還有實質性的審查。

                  立案庭要有主觀的判斷,這個案子到底接不接,我們給不給他立不立案?但是未來要立案登記的時候,只要在形式上這個事情是符合法律的條款,就可以立案。立案廳就相當于醫院的掛號室,只要你有病,你拿著那個東西來,我不管能不能治得好你的病,我只判斷你是不是適合到這兒。我不做實質性的審查,就是登記,這樣其實維護了我們的訴訟權利。訴訟是一種權利,打不打官司是我們來決定,而不是你來決定。

                  馬懷德:立案登記制的建立是化解社會矛盾很好的改革舉措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過去我們普通民眾有一個切身的體會,就是覺得打官司難,一個是立案難,再一個成本比較高,結果也不確定。所以很多經濟糾紛,很多官司都實際上是沒有進入法治的軌道,也沒有經過訴訟的渠道去解決。那么有了這樣一種立案登記制的建立,它意味著不管你標的多小,不管你的糾紛復雜還是簡單,只要愿意通過訴訟的方式加以解決,到了法院就能立上案,而且法院就能及時受理,并且加以審理裁判。從宏觀的角度講,對于解決各類糾紛和矛盾,特別經濟糾紛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微觀上講,對于維護當事人的訴權,保證當事人的訴訟及時、合理有效的行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既是一種化解社會矛盾的很好的改革舉措,也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保障當事人財產權利,人身權利的一個重要舉措。

                  馬光遠:過去對訴權的粗暴剝奪 導致一部分人走上極端的途徑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不管你立不立案,糾紛就在這個地方,人為解決糾紛的機制有很多,但是最好的機制是司法機制。以前大家想通過司法途徑去解決糾紛,但是你不讓他解決,最后導致的結果是糾紛仍然存在。一個糾紛從小糾紛變成大糾紛,從一個個小小的簡單的案件,最后變成對社會的怨恨,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

                  如果有人愿意通過法律來打官司,第一說明他相信法律,他希望通過正常的途徑來解決;第二個這僅僅是一種權利。因為在我們的整個司法途徑里面,比如說民事案件,也主要體現一個調節原則,既要把案子解決了,同時又把關系要搞和諧,這是我們基本的原則。所以以前人為的設置,不讓人家去打官司,事實上是對訴權的一個粗暴剝奪,從而導致有一部分人走上了一些更極端的途徑。遏制這種極端途徑最好的方式就是還給那些原本剝奪權利的權利,讓他疏解。本身很多考量都是非法制,什么結案率,什么影響地方經濟,什么下一個紅頭文件說不要接案。所以很多情況下是什么呢,我們以前叫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次四中全會變了一個字,叫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飛躍。我們以前是立了法就可以,現在意味著我們要建造整個法治的體系,讓每個螺絲釘,讓每個“書記”,每一個環節都能體現法治環節。比如糾紛的解決,如果說在行政環節自己就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基層法官還會擔心什么?

                  我一開始說中國老百姓是討厭打官司的,要掏錢,最后三五年還解決不了,為什么要去打官司?在中國很多情況下,打官司是實在沒辦法的辦法。如果說我們行政體系解決得很好,誰還會打官司?所以我覺得,建立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不是司法,更重要的是理念。

                  張鴻:要減少行政對司法的干預 要依法執政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如果要通過法律來解決所有經濟社會的糾紛,當然是最好的,但是可能基層的法官不一定這么想。前些年民事訴訟法修訂的時候,專家都說登記特別好,立案不要審查,但是基層的法官會有怨言,因為他們覺得沒法判這個案子,所以立案庭的庭長,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會經常消失。因為法院里面有一個結案率的考核,我不能結的就不接。因為要是不能結的你也接上,影響了結案率,審判庭就會來找你,所以這里面涉及到很多制度性的安排。

                  我們今天談的是四中全會的這一點,但是它相關配套的一個制度性的安排在里面。還有一個就是要減少行政對司法的干預,要依法執政。比如說集資糾紛,食品安全糾紛,拆遷糾紛,這些到底怎么解決?誰來解決?所以不止一個地方的法院都會下一個文件,有的就是紅頭文件說,關于這些糾紛咱們暫不予以立案。為什么暫不予以立案呢?因為法院說,這個我不知道怎么判,判了以后,地方經濟受影響,地方的聲譽受影響。

                  張鴻:政府不過多干預市場主體、法律主體能解決的問題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這一兩年我們看到的簡政放權等等這些改革,原則其實是大概相同的,就是政府不過多去干預本來應該由市場主體、法律主體能解決的問題。我們談到立案審查變成登記的時候,我們相信老百姓能判斷,然后法官有判斷權,不實質性審查,等于把這個權利還給一個訴訟主體,就是我們一開始說的訴權。權利政府不做主觀的、實質性的判斷,而是交給市場,相信市場能夠判斷出來。所以這兩個是有共性的。上個月剛剛實行境外投資管理辦法,9月6號修訂的,行政審批事項原來是6608項,然后減了98%,只剩100多項了,都是備案為主,現在我們的原則就是備案為主,批準為輔。

                  當然,如果全交給市場,我們會擔心,市場如果失靈了怎么辦,市場不是有那么多騙子嗎,騙了股民怎么辦?騙了承銷商怎么辦?造假怎么辦?受了損怎么辦?食品安全的問題怎么辦?依法辦!這就是為什么把這兩個話題放在一塊兒。我們不是全由市場來解決,市場損害了你由法律來解決。

                  馬光遠:過去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父愛”主義 更多的是干預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中國的海外投資今年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商務部9月22號表示,中國今年很有可能變成基本凈輸出國,這是五千年歷史上第一次,也就是說,中國變成向海外投資的國家。這說明什么?之前我們是最大的外匯儲備國,原因是什么?我覺得除了到海外投資的意識不強以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管道不暢通,我們五花大綁,幾十個部門,包括民營企業到海外去并購,發改委都要審批。我們認為,這個判斷權絕對不在于你,而在市場。現在法治國家的建設也好,還是法治政府的建設也好,我們四中全會講,要一體化地來考慮。那么一體化考慮的一個基本原則是什么?讓市場的歸市場,讓政府的歸政府。

                  我們今天主要回到市場上來講,我們在建立20多年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大家看到更多的是“父愛”主義,更多的是干預。有很多人說,政府你不要干預,但是當一個公司出事以后,你發現這幫人又去跑著找政府,說政府幫我解決。那么終我們看到一個正常的情況是,第一,我在投資過程中你政府不要管,第二,我一旦投資失敗,除了法律可以救我,比如說可以破產,可以索賠等等,不要再去找政府,最終形成大家每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每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既有規則意識,也有責任意識,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市場經濟,法治經濟。

                責編:王嘉懿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色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产国语一级特黄aa大片|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国产普通话对白刺激|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小帅男同志chinesecouple|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全黄性性激高免费视频| 老鸭窝laoyawo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ww在线观视频免费观看w|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好爽…又高潮了毛片| heyzo加勒比高清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片|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秦老头大战秦丽娟无删节|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2021天天干| 彩虹男gary网站|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手机观看| 欧美两性人xxxx高清免费| 体育男生吃武警大雕video|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黑人巨鞭大战洋妞|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www..com色|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观看视频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视频一 |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青娱乐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