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縣縣長周開龍和山東271教育集團總校長趙豐平簽訂協議。
學校大門口,擺放了學校簡介、招生廣告等廣告牌。澎湃新聞 王萬春 圖
一名新生的入學收費單據。澎湃新聞 王萬春 圖
即將入讀初中一年級的李惠,1年的學費8000元,還不算住宿等其他費用。
這并不是貴族學校,而是昆明市富民縣原斥財政巨資連年擴建打造的永定中學,正如永定中學官方網站上曾經對學校的簡介一樣:永定中學的新建,是我縣教育史上絕無僅有的重大決策。
然而,在富民縣連年稱財政吃緊、政府困難的情況下,依然舉全縣財力打造并引以為豪的永定中學,在即將來臨的新學期里,它突然改名后叫昆明行知中學,成為一所民辦的學校。
這也意味著原本應該享受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政策的新生們,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將以高昂的學費來實現。并且,澎湃新聞記者分別于7月18日、8月13日兩次在富民縣采訪時了解到,就讀的孩子,大部分依然是來自于條件艱苦的農村家庭。
村民們難以理解的是為何舉全縣之財力打造的公辦中學就無條件“拱手相讓”給私人辦學使得學費高昂,而當事學校有教師難以理解的是此事被要求全縣“不準議論”。
不過,早在2004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中明確規定: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轉為民辦學校。
初中一年要8000,高昂學費引爭議
李惠的一張新生入學收費單據顯示,即將入讀初一的她需要交納:學費8000元,住宿費600元,校服費130元,床上用品費185元。
李惠的父親說,按照國家的規定要求,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一律按照免費、就近的原則入學,永定中學就在家門口,孩子讀初中當然首選永定中學。但是,永定中學變成民辦的行知中學后,孩子的這個權利被剝奪了。要讀這個學校,必須參加變成民辦學校后的昆明行知中學組織的“小升初考試”,分數達到后,方能享受免費教育,否則,要讀該校就得交高昂的費用。“本來可以到別的學校讀書,也不用交那么多錢,但是由于路程較遠,我們在別處做著事情,孩子來來去去,接送不方便,只得咬咬牙交錢。”
李惠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小學6年時間,她的成績在班上一直保持在前十名。可是,參加昆明行知中學組織的“小升初”考試時,因3分之差而與昆明行知中學的“公費生”失之交臂,只能繳納8000元成為該校的“自費生”。
在昆明市富民縣舊縣村里,像李惠一樣入讀行知中學的學生還有不少。村民孔得英、丁洪萍等人稱,此前村里的孩子小學畢業后,小升初大部分都入讀家門口的永定中學,全都是享受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政策,結果永定中學在即將來臨的學期里改名后成民辦中學。“一年8000塊,讀完高中的話,6年至少要5萬塊錢,比供大學生還夸張。”李惠的父親和村民們議論時說。
李惠也恰好是永定中學改民辦后第一批招收的新生,如果早前一年,她完全可以享受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免費的政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