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中國新型職業農民成長計劃

                2014-08-13 08:55 來源:半月談網

                  中國新型職業農民成長計劃

                  中國新型職業農民成長計劃

                  編者按 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應該如何走?這個問題在理論上有不同的聲音,在實踐中有不同的探索。一種觀點認為,工商資本擁有資金、管理、市場、技術等優勢,將其引入農業、改造農業,農業將在短期內面貌一新;另一種觀點認為,工商資本或許在發展農業上有其優勢,但“三農”不僅是農業,還包括農民和農村,資本下鄉無法解決中國人多地少、農民數量龐大的問題,因而主張只有依靠農民,才能解決“三農”的根本問題。對此,中央的精神是明確的,即農業發展要維護農民的主體地位。

                  如何維護農民主體地位?一方面是要保障農民權利,一方面則是提升農民能力。7月,農業部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把以前的“培訓”升級為“培育”,可說是在“提升農民”的認識上前進了一大步。

                  按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的話說,培訓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培育則包括新型職業農民成長的全過程,即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可以說,中國正在啟動一個新型職業農民的成長計劃。但這僅僅是開始而已,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本期專題與您一起關注。

                  中國農民要轉型

                  “莊稼地里掙不了錢,村里40歲以下的人幾乎都不種地了。”重慶綦江區趕水鎮鐵石埡村農民周斗全說。周斗全所在的村民小組,284名農民中有近百人外出打工,留下種地的多是60歲以上的老人。

                  事實上,不獨重慶如此,在各地農區,50歲以上的農民已成為農業“主力軍”。

                  1996年第一次農業普查時,我國50歲以上農業從業人員比重僅為18.1%,2006年第二次農業普查時上升至32.5%,10年上升了14.4個百分點。按此趨勢,到2016年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時,我國農業勞動力中50歲以上所占比重將接近50%。

                  浙江省農業與農村辦公室農民培訓處處長陸益說,隨著素質相對較高、能力相對較強的青壯年外出打工、就業,農村只剩下了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的現象日趨明顯,農業一線勞動力素質和能力嚴重弱化。

                  數據顯示,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十一五”期間只有4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農民接受新技術的能力較差,依然習慣沿用傳統生產方式和手段從事農業生產。

                  重慶市合川區是當地農業生產大區,區農委農技站副站長童剛告訴記者,2006年以來,區農技部門每年都會在春耕前后向農民推廣精量播種、中耕鋤草、水稻牽繩定距調栽等農業新技術,但年紀大的農民接受起來很困難。

                  “以精量播種為例,這種作物播種方法可使播種更均勻,減少播種量,使個體發育更加良好,實現高產的目的。但播種勞動強度較大,技巧掌握較復雜,很多老年農民不易掌握也不愿學習。”童剛說。

                  記者在基層采訪時發現,“老人農業”引發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農業生產進度時常受到影響;二是傳統精耕細作的生產方式逐漸被“懶人農業”替代;三是農業生產新技術、新設備推廣難,現代農業發展受阻。

                  這就是中國農業生產的現實。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說,農民的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傳統小農沒有經過現代農業培訓,不是用現代的作業方式進行生產,這部分占絕大多數,最少在90%以上。

                  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應該被淘汰出農業生產領域,尤其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政府如果過于積極推動土地流轉,過于激進地推動農業規模化經營,讓少部分農民擁有較大面積土地,失地農民就會越來越多。”賀雪峰說。

                  走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之路,必須要正視這一現實。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已超過50%,將來即使超過70%,我國仍然有4億左右人口生活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因此,我國農業發展必須要維護農民的主體地位。

                  事實上,正是由于我國必須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在發展現代農業的緊迫形勢下,農民轉型顯得更加迫切。

                  山東省委農工辦副主任劉同理表示,在我國現實國情下,保障糧食等農產品安全,實現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要提高農民素質,讓更多“有知識、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為特征的新型職業農民經營農業。(記者 張志龍 李松 王賢 朱峰)

                責編:李宜馨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app|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男孩子和男孩子做到哭泰国|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97sese电影|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蜜臀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精品15p| 老师的兔子好多软水在线看| 天天综合网天天做天天受|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久久91精品国产99久久yfo| 日韩美女一级毛片| 八木梓纱老师三天两夜| **真实毛片免费观看|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亚洲第一永久色| 秋葵视频在线观看在线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久久99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亚洲电影在线看|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jizzyou中国少妇|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燃情仕途小说全文阅读免费无弹窗下载| 国产一级毛片午夜|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