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起至21日,作為APEC機制之一的第三次高官會議在北京召開。接下來,APEC部長級會議以及壓軸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陸續召開。為何要在APEC峰會前召開高官會議和部長級會議?何為高官會議?為何領導人要采取非正式會議?曾經擔任APEC中國高官的資深外交家王嵎生接受記者采訪,解密APEC獨特的運作機制。
高官會
承上啟下成APEC核心機制
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論壇。APEC每年不僅舉行領導人會晤,而且有一套完善的運作機制,高官會議和部長級會議都是為了落實具體工作,為之后進行的領導人峰會做準備。
中國第二任APEC高官、資深外交家王嵎生對記者表示,APEC機制是一個縱向的軸,領導人會晤處于最頂層,下面是部長級會議,再下面是高官會。
APEC官方網站顯示,6日召開的第三次高官會是今年APEC領導人會議前最后一次系統性的高官會。高官會處于部長級會議之下,是APEC運作的核心機制。王嵎生解釋說,APEC高官會不是字面上所顯示的官高和官低,而是一級組織,負責承上啟下,下面有約200個秘書處,有多個專門領域工作組和委員會,例如農業和金融等。
鑒于高官會在APEC機制中承上啟下的位置,王嵎生表示,參加APEC高官會的人員一般由大使和司局級官員擔任,副部長和部長助理也會擔任這一職務,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曾擔任韓國APEC高官。領導人會晤后發表的宣言一般由APEC高官負責起草。
高官會一般一年舉行四次,今年前兩次高官會分別在寧波和青島召開。對于如何選擇高官會地點,王嵎生表示,東道主一般把高官會放在代表性城市召開。例如,美國、日本、印尼等成員做東道主時,會選擇華盛頓、夏威夷、大阪、巴厘島等歷史名城或旅游勝地舉行高官會。APEC高官們在會務之余可以觀賞美景和民俗,增進相互間了解。
為何領導人會晤之前要舉行多次高官會,這是因為高官會主要任務是負責執行領導人和部長級會議的決定,并為下次領導人和部長級會議做準備。王嵎生解釋說,高官會要根據聲明和宣言制定下一步發展方向。參會成員都要充分表達意見,一次會議很難達成協議,因此要開多次高官會,并且還要在高官會之間互相來往溝通。
除了高官會,APEC領導人峰會前還要舉行部長級會議,一般也在11月,部長們聽取和審議高官會報告,回顧當年工作進程,決定下一步行動綱領和計劃。
APEC運作機制
APEC共有5個層次的運作機制,分別是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委員會和工作組、秘書處
1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APEC層次最高的會議,自1993年以來共舉辦21次。第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美國西雅圖召開,第九次會議于2001年在我國上海召開
2 部長級會議
(1)雙部長會議每年在領導人會議前舉行一次
(2)專業部長會議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包括貿易部長會、財長會、中小企業部長會、能源部長會、海洋部長會、礦業部長會、電信部長會、旅游部長會等
3 高官會
(1)人員:高官會是APEC的核心機制,每年舉行3至4次會議,由各成員指定的高官(一般為副部級或司局級官員)組成
(2)職責:主要任務是執行領導人和部長會議宣言,審議各委員會、工作組和秘書處的活動,籌備部長級會議、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協調實施會議后續行動等事宜
4 委員會和工作組
貿易和投資委員會:負責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方面高官會交辦的工作
經濟委員會:負責研究本地區經濟發展趨勢和問題
經濟技術合作高官指導委員會:負責指導和協調經濟技術合作
預算管理委員會:負責預算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委員會下設多個工作組、專家小組和分委會等機制,從事專業活動和合作
5 秘書處
1993年1月在新加坡設立,為APEC各層次的活動提供支持與服務
秘書處負責人為執行主任,2010年起設固定任期,任期三年
資金來源
APEC行動主要靠成員年度認繳會費,總額在500萬美元。APEC一系列會議所需要的經費,需要東道主支出
合作方式
APEC采取自主自愿、協商一致的合作方式。所作決定須經各成員一致同意。會議成果文件不具法律約束力
APEC峰會
領導人開會翻譯不陪同
高官會和部長級會議之后就是APEC的壓軸大戲——APEC峰會。1993年之后,APEC幾乎每年都在11月份舉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不同于其他大型國際會議,APEC峰會被稱為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說到非正式會議,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每年APEC成員領導人都會身著東道主的民族服飾亮相,就像休閑度假一樣。從1994年印尼APEC峰會起,此后的東道主幾乎都會提供民族服飾或是紀念服飾給與會領導人穿著并集體合照。
除了服飾,非正式會議的另一層含義就是領導人會晤形式輕松。據悉,APEC峰會期間,領導人的講話內容需經本人同意才能公開。王嵎生表示,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克林頓首創,領導人相聚一堂,一般沒有特定議題,他們各抒己見,身邊沒助手,也沒有翻譯,同聲傳譯設在會議室外。與會領導人的特別助理也只能在另一間房里看電視,作記錄。
雖然形式輕松,但APEC峰會絕非“空談俱樂部”,領導人會晤結束后要發表綱領性宣言,雖然不是協議,但很具有權威性,對各成員均有約束力。王嵎生表示,APEC領導人會晤時某個領導人可能提出新倡議,如果沒有異議,就會成為《宣言》內容。
領導人非正式會晤還會有出人意料的決定。王嵎生在書中曾寫道,1997年,關于接納秘魯、俄羅斯和越南為APEC新成員問題,高官會和部長級會議均未達成一致,但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后忽然宣布接受這三個國家為新成員。據報道,東道主加拿大總理在會上征詢與會領導人是否同意這三國加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美國時任總統克林頓都表示沒意見,會上沒有領導人再發言,就算一致同意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