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評周永康被立案審查
十八大之后,周永康、徐才厚等一系列“老老虎”、“大老虎”接受調查,說明反腐敗不是一場“敲山震虎”的警告,也不是“權力斗爭”、“這風壓倒那風”的工具,而是“從嚴治黨”理念和對腐敗“零容忍”的體現,不管是誰,不管過去地位多高,影響多大,只要逾越了底線,都將被一查到底。
所謂底線,就是黨員干部為官的最基本原則和要求。“干部的黨性修養、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的積累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即便是高級別官員,一旦放松要求,也可能逾越底線,墮落腐化,背棄共產主義信仰。
從目前媒體披露的蔣潔敏、冀文林乃至周永康家人的違紀違法情節來看,這些“大老虎們”至少逾越了以下底線:
首先是道德底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之人”首先是一個“治己之人”。對高級官員來說,“治己”的道德底線不僅是人倫道德與為政道德,還應該對官員群體道德負責。如周永康的身邊人,如“秘書幫”的冀文林、余剛,涉及“與他人通奸”,或是如李東生、蔣潔敏等人,被報道包養情婦,對官員群體道德和政治生態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和嚴重的后果。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周永康這個圈子的整體道德水平可見一斑。
其次是紀律底線。道德立足于“應當”,紀律要求的是“必須”。黨紀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具體體現,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不能等同于普通的民眾,在守得住道德底線之外,還應該模范地遵守黨紀。誰的黨性堅強,他就一定是遵守紀律的模范;誰出了問題,他就一定是在某些方面違反甚至踐踏了黨紀國法。從蔣潔敏、李東生、冀文林再到周永康,都有違紀的情節,有些甚至嚴重違紀,逾越了紀律底線。
最后是法律底線。客觀地來看,周永康等人能走上領導崗位,曾經在某些方面、某些工作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但在法律上,“功”與“過”界限是分明的,功絕對不能抵過。無論是誰、無論級別多高、無論曾經做過什么成績,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底線,最終都會受到法律公正裁判。周永康以退休官員被立案審查,也說明法律面前“罪不容赦”,不管多少年前的事情,即使你已經退下去了,該算的“賬”還是要算。
十八大以來反腐敗形勢再次提醒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不能存有僥幸心理,必須始終繃緊“底線”這根弦,要守住做人的底線、從政的底線、為官的底線。守得住底線,則能順利工作和生活;守不住底線,遲早會在工作和生活上出問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