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紐工程、庫區移民、輸變電工程分別由水利部、三峽委、發改委主持驗收,工程財務決算專項驗收
作為集防洪、發電、航運于一體的特大型綜合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工程舉世矚目。
1992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1994年正式開工,歷經20年建設期,并連續經受了6年的試驗性蓄水檢驗。如今,三峽工程即將迎來整體竣工驗收的國家級大考。
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任“國務院長江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委員會”主任,并于近日主持召開了驗收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部署安排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工作。汪洋同時也是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就三峽工程來說,國家級驗收已經不是第一次。早在2002年,中央即成立國務院驗收委員會,對三峽二期工程實行國家級驗收,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任主任。
副總理把關驗收
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干工程——長江三峽工程,正式迎來整體竣工驗收的國家級大考。
6月24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長江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委員會主任汪洋主持召開驗收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部署安排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工作。
記者注意到,這是“國務院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委員會”首次公開最高負責人,不過委員會其他成員并未有所披露。
汪洋強調,開展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是全面完成工程的必經程序。要嚴格遵循國家批準的三峽工程初步設計建設的內容、標準和范圍,按照國務院批準的《關于長江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工作的意見》和此次會議討論審定的驗收大綱開展工作。要抓緊組建驗收機構和人員隊伍,完善技術規范,細化驗收任務,強化協作配合,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按期完成竣工驗收的各項任務。
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國務院長江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并未有公開信息向外披露。不過據媒體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三峽工程總設計師鄭守仁日前在“三峽工程、水壩建設與環境研討會”上表示,三峽工程緩建的升船機正在進行無水調試,待試運行一年之后正式投入運行。與此同時,三峽工程竣工驗收正在進行,預計將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
有關專家表示,按計劃,三峽工程竣工驗收包括八個專項,即樞紐工程、安全設施、消防、水土保持、環境保護、庫區移民、工程檔案、工程財務決算。據悉,三峽工程最重要的“三大件”:樞紐工程、庫區移民和輸變電工程,分別由水利部、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國家發改委主持驗收,其余專項驗收由各相關部門主持。
“從2009年竣工驗收準備開始,到2016年完成竣工驗收,其時間跨度為8年,這在全世界水利水電工程竣工驗收都是少見的?!编嵤厝试菏空f。
據了解,三峽工程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工程項目。1992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根據審議批準結果,三峽工程建設目標是:將長江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配合其他措施,防止荊江河段發生毀滅性災害;減輕洪水對武漢地區及下游的威脅;充分發揮發電、航運、灌溉、供水和發展庫區經濟等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自此,三峽工程的建設大幕正式揭開。
1994年12月,三峽工程正式宣布開工,1997年11月,三峽工程實施大江截流,2003年6月1日,三峽水庫開始蓄水,2003年5月20日,三峽大壩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同年6月6日,開工12年的三峽工程首次實現大壩全面擋水,宣告三峽工程從圍堰擋水發電期步入大壩擋水發電期,2009年基本完工。
根據1993年5月獲國家批準的初步設計報告,三峽工程按計劃分三個階段進行施工。從1993年的準備工程算起,總工期17年。第一階段(1993~1997年)為施工準備及一期工程,施工期5年,以大江截流為標志。第二階段(1998~2003年)為二期工程,施工期6年,以實現水庫蓄水135米、首批機組發電和雙線五級船閘通航為目標。第三階段(2004~2009年)為三期工程,施工期6年,以實現左右岸26臺機組全部發電和樞紐工程主體工程完建為目標。
據記者了解,三峽工程2009年基本完工后,又后續增加了地下電站和升船機兩個項目。
經過20年的艱苦努力,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如期完成,并連續經受了6年的試驗性蓄水檢驗。
“6年試驗性蓄水整體上是成功的,通過試運行檢驗三峽工程是否達到當初的設計指標?!敝袊こ淘涸菏俊⒅袊娍茖W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所長王浩日前向記者表示。
國家驗收非首次
三峽工程歷經20年、三個建設階段,經歷了多次驗收。事實上,就三峽工程來說,國家級驗收這已經不是第一次。
為確保三峽工程質量,2002年,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務院驗收委員會,對三峽二期工程實行國家級驗收。二期工程驗收是對三峽工程10年工作的全面檢查、系統總結和權威鑒定。
據記者了解,彼時,以國務院的名義組成驗收委員會在工程建設項目上還是首次。驗收委員會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任主任,成員有36人。
“二期工程的驗收,雖然只是階段性的驗收,但十分重要,它是對三峽工程十年工作的檢驗和總結,關系到2003年能否順利實現蓄水、通航、發電三大目標,也是整個三峽工程竣工驗收的基礎。”2002年10月25日,吳邦國在國務院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說明了三峽工程首次實行國家級驗收的必要性。
也正因為此,在驗收過程中,自驗、初驗、終驗環環緊扣。二期工程驗收包括樞紐、輸變電和移民工程三個驗收組。
2005年,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長江三峽三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成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任主任,時任國務院副秘書長的汪洋位列委員的第一位。
與國務院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不同的是,三期委員會組成人員一共41人,由1位主任、7位副主任、2名顧問和31名委員組成,陣容更加強大,包含樞紐、輸變電和移民工程三個驗收組。
據了解,為確保驗收工作的實效,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還制定了長江三峽三期工程樞紐工程、移民工程和輸變電工程的驗收工作大綱。
黨中央、國務院對三峽工程建設和工程質量一貫極為重視。1993年1月,國務院發文成立“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下簡稱“三峽建設委員會”),該委員會是三峽工程高層次的決策機構,由時任總理李鵬任主任委員。
其中,三峽建委成員由當時的國家計委、國務院經貿辦、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建設部、能源部、機電部、交通部、水利部、農業部、林業部、物資部、中國人民銀行及國家土地管理局的負責同志組成。級別之高可見一斑。
到2013年,三峽工程歷經了四屆三峽建設委員會。
而此次國務院長江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委員會主任汪洋,同時也是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據了解,目前三峽工程已成功實現了175米試驗性蓄水目標。三峽工程綜合效益逐步顯現,多次經受特大洪峰考驗,確保了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累計送出電量6000多億千瓦時,惠及10個省(市),有效改善了我國能源結構;樞紐年貨運量已達1億噸,比蓄水前增長近5倍;搬遷安置移民129.6萬人。
工程財務決算為驗收專項之一
三峽工程自開工以來,關于其財務問題一直備受各界關注。有關專家表示,工程財務決算應是此次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專項內容之一。
去年審計署發布的一份“長江三峽竣工財務決算草案審計結果”顯示,三峽建設委員會根據確定的建設內容,以1993年5月末價格水平為基準,批復三峽工程靜態投資概算合計1352.66億元。其中:樞紐工程500.9億元、輸變電工程322.74億元、移民資金529.02億元;按照物價和利率等影響因素測算,動態總投資合計2485.37億元,其中:樞紐工程1263.85億元,輸變電工程364.99億元,移民資金856.53億元。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籌資方案,三峽工程的建設資金主要來源為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國家開發銀行貸款、電網收益再投入以及發行企業債券、利用外資等。
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三峽工程建設資金投入2078.73億元。其中:三峽工程建設基金1615.87億元,向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出售發電機組收入350.31億元,電網收益再投入110.69億元,基建基金等專項撥款1.86億元。在建設過程中,通過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和發行企業債券等籌措的資金,目前已全部償還。此外,在移民搬遷安置中,國家還通過相關政策給予了資金支持。
公告指出,在審計過程中,發現涉嫌違法違紀和經濟犯罪案件線索35件,涉及金額1.13億元。
據了解,在本次竣工財務決算草案審計之前,審計署根據國務院要求先后組織對樞紐工程和輸變電工程進行了6次審計,對移民資金進行了13次審計,審計發現34.45億元違規金額問題,追回被擠占挪用等資金24.53億元,收回多計的工程價款1.06億元,糾正違規改變資金使用計劃等問題金額8.86億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