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凈網”后有寫手求屏蔽:我覺得我寫的書有點低俗

                2014-05-30 09:36 來源:南方周末

                  2014年4月11日后,一些主要的網絡文學網站都打不開了。圈內人士很快感到,“凈網2014”的力度,確實來得比往年更猛一些。 (網絡截圖/圖)

                  原標題:“為什么要屏蔽你?”“凈網”行動進行時

                  “書名里加個‘嫂子’,或者‘醫生’,再配張香艷的圖,就能戳中很多人。”

                  北京的閱讀門戶網站普遍活得艱辛,“大事小事都提溜出來臭打一頓”。但這也有好處,北京的網站內容都相對干凈,“不會死得太快。”

                  2014年4月11日之后,不少網絡寫手找到編輯,請求“刪書”、“屏蔽”。

                  編輯問:“為什么要屏蔽你?”

                  寫手答:“我覺得我寫的書有點低俗。”

                  忙了一整天,新浪讀書編輯吳峰終于干完了自己手上的活,看看時間,已是19:30。

                  這天是2014年4月11日。按往常,辦公室里早就沒了人影。可這天不一樣,吳峰的16位同事還在埋頭苦干——一大早,編輯部就“收到消息”:新一輪“掃黃打非”要開始了,所有工作人員都要留下來刪查讀書頻道里的“小黃書”。在有關部門檢查之前,必須“毀尸滅跡”。

                  吳峰本打算回家,但他最終還是沒有動。作為大伙兒眼里的“老好人”,他覺得自己應該耐心等待其他編輯下班一起走,哪怕再等到一個也好。

                  但十分鐘后,他就為自己的這個決定后悔了。19:40,公安執法人員毫無預兆地破門而入,帶走了“頂風作案”的17個編輯。

                  親友們很快發現編輯們“不見了”,他們打電話到新浪總部,收到的統一回復是:“17個編輯集體出國出差了。”

                  吳峰遲走了十分鐘,于是“出國”了一個多月。他算“回家”快的。截至南方周末記者發稿前,17名編輯中還有6位仍處于拘留狀態。

                  “失蹤”之謎到4月16日才真正解開。這天,新浪讀書和新浪視頻(北京新浪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分別收到了來自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下發的《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聽證告知書》,內容是“擬吊銷”其《互聯網出版許可證》和《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并處以罰款。

                  吊銷兩個“許可證”是對網站最為嚴厲的打擊之一。4月25日,納斯達克股市上,新浪公司股價下跌6.76%,收盤48.15美元。同日,新浪微博股價下跌6.02%,收盤19.21美元——這距離新浪微博4月18日在納斯達克上市,只隔了7天。

                  至此,“掃黃打非·凈網2014”運動浮出水面。這場由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個部門共同執行的專項整治運動,力度為近十年之最。

                  網絡小說的讀者們很快發現,平時瀏覽的一些主要網站都打不開了:多酷文學網、91熊貓看書平臺、晉江耽美站、鳳凰原創……一些沒有關站的文學網站、無線閱讀端口,也下架了不少小說——尤其是原來處于閱讀排行榜前位的。

                  2014年4月初,曾有網友截屏,網易云閱讀男頻首頁的強力推薦名單有:《三官六院:狠設美人計風流女市長倒追憨傻窮小子》、《極品混混:重生成為風流全能屌絲用異術征服女人》、《私密小區:小區保安獵艷筆記》……“凈網”后,這些小說全部消失。

                  官方聲明,“凈網2014”的實施時間將持續到2014年11月。目前,根據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公開消息,執法機關現已關閉網站110個,頻道、欄目250個,關閉微博、博客、微信、論壇等各類賬號3300多個,關停廣告鏈接7000多個,刪除涉黃信息20余萬條。

                  “但是年紀別太小了”

                  在網文編輯們的口中,“凈網”不叫“凈網”,叫“大清查”。

                  4月11日針對新浪的清查,迅速成了圈內公開的秘密。風聲一出,各文學網站的審讀編輯首當其沖累到半死——他們不得不連續加班,爭分奪秒,“要在上面下來之前處理干凈”。

                  審讀編輯不同于編輯,他們不負責發現寫手,不產生一分錢的經濟效益,卻是各網站的必備崗位,少則幾人,多則幾十人。作用只有一個:給網站“排毒”。

                  “排毒”有個簡單的辦法:把違禁詞輸入后臺處理器,文章發送時,違禁詞就會自動被處理為星號,或者直接發不出去。

                  技術有時候并不可靠,很多無辜的詞因此受了委屈,比如“水乳交融”,比如“變態”。

                  “‘變態’可以指這個人好厲害,也可以指這個人就是性變態。一本書里‘變態’出現了二三十次,根本不知道哪個是違禁的,這都要人工來查,看究竟是不是出了問題。”創世文學網審讀組組長華雪城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人工排查需要速度。對審讀編輯來說,“速讀是基本功”——所謂速讀,是閱讀千字至少不能低于15秒。按照這個速度,審讀員在敏感時期每天至少要工作十一二個小時,“再喜歡看小說,一天看300萬字,也會想吐。”華雪城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練就了日讀300萬字的神功,每個審讀編輯還要通過培訓和考核,取得證書,才能上崗。進入公司后,網站內部一般還有兩套寶典,也要熟讀:一套專門的審核關鍵詞詞庫、一套審核人員規范手冊。

                  即便如此,“大清查”開始后,專業素質過硬的審讀編輯們還是遇到了新難題:這一回,標準是什么?尺度在哪兒?

                  沒人能回答。各網站只好在以往的違禁詞標準上,“擴大詞匯量”。

                  手握擴充版的違禁字庫,華雪城和他的兩個組員根本沒敢耽誤。“先把一些敏感的書目屏蔽,在后臺逐個審核。”華雪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4月12日、4月13日兩天雙休日,他們加班排查了敏感書目;一星期后,所有老作品的排查工作全部完成;至于新作品的入庫,則一直到現在都沒能停下來。

                  新作品的審查工作,很大一部分分配給了網絡作者自己。晉江文學網給自己的寫手們群發了幾條“自查”指導:

                  1)所有亂倫題材,未完結正在連載的作者要求必須修改,加梗、改情節。

                  2)未成年人發生性關系的內容,戀童、虐童情節必須不可以有。古代H(性描寫)不受年齡限制,但是年紀也別太小了。

                  3)黑道題材,特別是那種從小混混成長成大哥的題材,必須修改……

                  更多的寫手,收到的是編輯們十萬火急的“咆哮體”留言:

                  “有任何跟色情、政治、暴力等搭一點點邊的內容,請一律自覺清空!”

                  “時間緊迫,沒空一個個回你們QQ,按照最嚴格的要求,趕緊去看自己的文,自己寫了什么自己最清楚,等著跟我商量就是浪費時間!”

                  一些耽美(男同性戀題材)寫手起初十分緊張——2012年,“耽美小說網”創辦人王明曾被鄭州法院判處一年半有期徒刑,但令人意外的是,至少到現在,這輪打擊和耽美都沒什么關系。

                  “國家沒說要打擊同性戀,但你不能把同性戀做愛的細節寫出來,否則跟小黃文有什么區別?”某網絡文學站點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清水文可以寫,肉文不行。”

                  所謂肉文,就是色情小說。新浪讀書的《全村女人的夢中情人:極品小村醫》、《霸占全村美婦:山村美嬌娘》皆因此下架。此外,涉及高官的官場小說;涉及“紅二代”、“官二代”的高干文、軍旅文;涉及暴力的黑道小說,都是“凈網”的重點目標。

                  “嫂子”,或者“醫生”

                  為配合審查,網站常常得24小時待命。曾經有一次,網監在早晨7:50時發信警告某文學網,通知他們半小時內必須刪掉所有關于某個詞的違禁討論。

                  可等編輯們到了辦公室,已經是早上9:30。編輯們傻了眼:此時,第二封警告信也早就到了。

                  編輯們七手八腳把該刪的刪了,但還是超時太多。網站被勒令關閉12個小時。在這之后,這個不涉及新聞的文學網立即增設了值班編輯輪崗制度,保證24小時有人在崗。

                  網站分管單位在不在北京,對審查有很大的區別。

                  北京的閱讀門戶網站普遍活得艱辛——在圈內,這叫“大事小事都提溜出來臭打一頓”。但這也有好處,北京的網站內容都相對干凈,“不會死得太快”。

                  在中國原創網絡文學平臺里,起點中文網占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近70%。賺得越多,自我審查越是要緊。在業內,起點中文網一直被當做網絡文學審查的“風向標”。

                  “起點解禁了什么,我們就解禁什么;起點下架了什么,我們就觀望一下,按照起點的方向去走。”縱橫文學網常務總編蘇小蘇用“容錯率”來形容起點中文網:“他們站在最前面,要出問題他們得扛著,因此他們更怕出錯,容錯率更低。”

                  “凈網”運動,波及最大的是都市類小說。

                  對于審讀編輯們來說,排查都市類小說是件不劃算的事:仙俠、奇幻題材審起來比較快,都市題材則要“下點功夫”——因為涉黃更多。

                  “都市題材的讀者,主要是進城務工的民工。”一位資深網絡文學編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兩類人群閱讀都市小說的方式,多是通過手機。

                  手機閱讀高峰期發生在2011年。這一年,國產大屏幕智能手機流行起來,由于流量限制,手機看視頻沒法成為主流,幾兆流量就能下載一本的網絡小說成為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這種消遣在幾年間形成井噴。到2013年,創世文學1500萬活躍用戶里,無線用戶80%多;起點文學的這一比例,也達到60%。而作為國內最大的無線閱讀渠道方,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的用戶數量則達到了1.6億——這個從屬于移動公司浙江分公司的“基地”,作用類似于淘寶:各網站的原創小說通過移動基地的平臺上架,所獲收入,原創文學網站和基地四六開。

                  按照原盛大文學總裁、現騰訊文學CEO吳文輝的估計,2013年整個網絡文學的收益大約是50億人民幣。而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的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披露:2013年移動手機閱讀基地的數字閱讀方面收入是35億人民幣。

                  手機閱讀事實上挽救了一大批網絡文學網站——手機閱讀流行之前,網絡文學站點幾乎全部赤字。移動閱讀出現后,新的讀者群一開始就有了付費閱讀的習慣:WAP訂閱、APP下載、手機包月……網絡文學實打實地開始盈利。

                  2004年之前,月入3000元的寫手已是網絡文學“大神”;2013年,位列網絡作家富豪榜首位的唐家三少,年入2650萬元——當然,這個數字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小說衍生的周邊產品。

                  從網絡閱讀到手機閱讀,一個顯著的區別是:屏幕變小了。這意味著一屏之內可推薦的作品變少,書與書之間的訂閱差距,也就因此拉大。這種時候,一個書名是否吸引眼球,就直接決定著作者的錢包。

                  “書名里加個‘嫂子’,或者‘醫生’,再配張香艷的圖,就能戳中很多人。”蘇小蘇說,他逐漸意識到,越來越多的作者開始沖著錢去,而不像以前那樣奔著興趣,“在我印象里,哪怕2013年,都還沒有像今年年初時這樣:各大移動端榜首全是鄉村小黃文。”

                  手機移動閱讀端原本還有一個“優勢”:因為需要付費,網絡爬蟲技術難以滲透。這使得它天然容易成為一個滋生違禁題材的溫床。

                  移動閱讀基地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七八十人的審讀團隊。這個團隊叫做“精修組”。理論上,只要原創網站自查得力,移動閱讀基地就不會違禁。但“精修組”用了一個更大的違禁詞詞庫,織了一張更細密的網,來捕捉有意或無意漏網的魚。

                  “我們日常對合作網站文章的駁回率就保持在20%,凈網行動對我們本身沒什么影響,但對合作網站的確產生了一定的‘困惑’。”中國移動手機閱讀的工作人員說。

                  截至南方周末記者發稿前,“凈網”行動已經進行45天,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凈網行動,移動閱讀整體收入的確有一定下滑。

                  “我覺得我寫的書有點低俗”

                  “凈網”也讓寫手們感到困惑。

                  一些寫手覺得自己在從事一項“高危職業”,他們不知道,“掃黃”之后,是不是還要掃點兒別的?編輯被約談、拘留之后,是否還會輪到作者?

                  4月11日之后,不少寫手找到蘇小蘇,請求編輯“刪書”、“屏蔽”。

                  蘇小蘇問:“為什么要屏蔽你?”

                  寫手回答:“我覺得我寫的書有點低俗。”

                  “其實八成以上的作者都有被害妄想癥。明明這個事跟他一點關系都沒有,他一定會瞎想。”蘇小蘇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寫官場小說的幾乎是人人自危。覺得誰要是攤上了事,怎么都跑不了。”蘇小蘇說。

                  人人自危的還有涉及暴力的寫手。網絡小說多為“主人公成長記”,強調快意恩仇,主人公不能受氣。“主角要想不受氣,打打殺殺在所難免。”蘇小蘇說,如果暴力的邊界不足夠清晰,“那全中國的網文編輯都得滾蛋”。

                  黃色、官場、暴力,雖然低俗,卻都是能為網站帶來點擊的。編輯們最不歡迎的是“夾帶私貨”的作者。有些歷史作者喜歡穿越回古代搞城邦制,有些作者喜歡在作品里大發議論,編輯們擔心這會讓讀者流失。很多作者被編輯們辛辛苦苦推上了排行榜,卻沒能管住自己的嘴,那只能讓編輯們“恨鐵不成鋼”了。

                  “不作死就不會死。”蘇小蘇認定,“站在最前列的作家——唐家三少、天蠶土豆、我吃西紅柿等,他們一個個都完全不在乎這件事。因為他們清晰定位了自己的作品,不黃、不擦邊、不去刻意吸引眼球。”

                  作為2013年網絡作家富豪榜第二名,天蠶土豆向來覺得:“黃有什么好寫的?”

                  “凈網2014”,讓他這個“局外人”也感到“比往年來得更猛了一些”。他覺得這是好事。“清理一下不規范的網站,對網絡文學也會有健康的影響。”天蠶土豆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這點上,蘇小蘇和他想的一樣——縱橫文學網自查向來嚴格,這讓他們在“凈網”之后,反而受益頗多。

                  天蠶土豆沒什么“涉黃”的朋友。但他也聽說,一些涉黃網站關停之后,與網站簽約的“正派作家”也受到了牽連,“他們的作品暫時得不到保障”。

                  偶爾,天蠶土豆也會覺得有點小小隱憂:“事情好像越來越大了。”

                  他的感受并不是孤立的。“審查活動對正常寫作的網絡作家可能也有影響,主要原因是目前還沒有一個審核的明確標準,過于空泛的指導很容易讓審查尺度過松或者過緊。” 一位網絡文學站點的總編這樣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文中吳峰為化名)

                責編:王嘉懿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男男同志chinese中年壮汉|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www好男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19禁啪啪无遮挡免费|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波多野结衣妻奴|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黑猫福利精品第一视频|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juliaann大战七个黑人| 成人深夜福利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素人福利|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 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向日葵app下载网址进入在线看免费网址大全 | 加勒比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 武林高贵肥臀胖乳美妇|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色偷偷AV老熟女| 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无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特黄特黄aaaa级毛片免费看|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