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法官,為何離開?
法官,作為社會公平與正義的化身,從事著神圣而莊嚴的職業。人民群眾對法官寄予很高的期待。但近年來,基層法院出現一些法官辭職的現象。法官們為何選擇離職,如何挽留住這些基層主力軍?半月談記者對此進行了調研。
基層法院的法官流失最嚴重
廣東佛山市禪城區法院的一名80后法官,目前正在該市一街道辦掛職。他告訴半月談記者,當年有7個同學一起進入佛山法院系統,現在只剩下兩個人了?!皰炻殕挝灰恢毕胪谖疫^來,我內心有些動搖,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街道干部工資待遇高,二是在基層當法官壓力太大。”
和他持同樣想法的法官不在少數。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2年間,廣東全省各級法院調離或辭職的法官人數超過1600名。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安鳳德分析,法官流失現狀體現為三個不穩:基層不穩——基層法院成為法官流失的“重災區”;一線不穩——直接從事一線審判執行工作的法官成為流失主力;青年不穩——大量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年輕法官選擇離職。
記者調研了解到,由于近年來提出調離申請的青年法官明顯增多,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法院不得不做出最低服務年限的規定,即新招錄人員工作不滿5年的不得申請調離。
“做出這樣的規定真的是無奈之舉。”廣東一名基層法院院長告訴記者,公務員法原本就有規定,5年內不得申請調離。但是很多法院為了留住人才,又另簽合同,明確把服務期定在5年甚至8年?!耙贿@樣做,法院就變成了跳板,剛培養出來的人才就‘孔雀東南飛’了。”
據相關調查顯示,從法官流失的流向來看,離職法官選擇最多的是去其他黨政機關,占比為31.6%,調到上級法院的有17.5%,調到其他企事業單位或者從事律師職業的分別為1.5%和1.9%。
壓力大、保障差,法官職業尊榮感缺乏
作為公平與正義的守護者,法官理應為從事這一職業感到無限光榮。那他們為何紛紛選擇離職或轉行呢?
一是工作壓力超負荷。案多人少,一線辦案法官加班加點成常態。深圳寶安法院2012年人均辦案高達411件,東莞第一法院2012年人均辦案394件。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熊正良告訴記者,從近年來部分法院組織的體檢結果看,法院干警亞健康狀態日趨嚴重,已達90%。基層女干警因工作壓力大、工作強度高,導致流產率逐年上升;一些法官不堪重負自愿調離,廣州花都法院去年有3位中層領導放棄職務,選擇到其他行政部門做一般工作人員。
二是職級偏低、待遇較差。廣州、深圳兩個副省級市下轄的部分基層法院,科員級干部占全院干部總數的比例超過50%,不少經濟欠發達地區基層法院資深法官直至退休仍是科員級。部分法院干警由于職級晉升慢,工作缺乏動力,對法院沒有歸屬感,更愿意調往黨政機關任職。在經濟待遇方面,廣東欠發達地區很多基層法院法官每月工資僅有2000多元,工作付出與收入嚴重不成比例。
“這幾年,我最不愿意和別人說起我的年齡,因為大家普遍喜歡把年齡和職務進行聯系?!?7歲的佛山市中院審監庭助審員錢偉,在法院工作十幾年了,如今還是一個普通科員?!坝袝r去參加同學聚會,人家一聽說你在法院工作,就要問有沒有行政級別,一聽說是助理審判員,就會說‘你怎么混的啊’,好像我在單位表現不好或犯了什么錯似的?!?/p>
三是職業風險加大。受訪法官普遍反映,近年來隨著社會矛盾增多,大量纏訴纏訪的當事人推崇“信訪不信法”,隨意對法官進行攻擊污蔑,毆打、謾罵、恐嚇,法官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部分地區甚至出現槍擊法院、向法官潑硫酸等惡性事件。此外,干預審判的現象時有發生,法官的職業未得到應有的尊重。
一名在法院工作了30多年的法官告訴記者,一年不如一年的職業尊榮感是法官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上世紀80年代,我們大學畢業分到法院當法官覺得很自豪,同學也認為這是令人羨慕的職業?,F在完全顛倒了,一說自己是法官,別人反倒笑話你,現在我就盼著自己早點退休。”
另有不少法官抱怨:法官不是“官”,在制度設計上卻被放在公務員序列,導致職業發展、審判工作都要受制于行政管理部門。
完善法官職業保障體系,提高職業榮譽感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主任賀小榮認為,當前破解基層法官流失現象,首先要解決法官的定位問題。法官所行使的是國家審判權,其職業有著自己的特點。法官在人格、物質上必須具有獨立性,否則很難公正行使其權力;從世界范圍看,法官入職門檻在所有公職人員中要求是最高的。所以,必須將法官的定位擺在更高的位置上。
其次,要適當提高法官的待遇。賀小榮認為,法院的財務保障必須有地方立法作為保障,每個法院的經費要進入立法預算,做到公開透明,不能讓下級法院求上級法院給錢。同時,人財物統一管理,不能成為大鍋飯。要充分考慮地方差異,根據當地的財政、經濟、物價等因素制定收入預算,避免收入待遇冷熱不均。
此外,還需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法官職業保障體系。賀小榮建議,省一級成立專業的法官選任委員會,由各級法官代表、人大、政協的專家組成,專門負責法官的提名、流動,確保法官的選任提拔更加公平、公正,對法官的管理和評價更加符合其職業特點。
有專家認為,通過系列改革,在新的制度下,法院各類人員相對獨立的職業發展通道將被打通,千軍萬馬擠行政晉升的“獨木橋”變成“立交橋”,法官的職業榮譽感和歸屬感進而得到提升。法官可以安心從事本職工作,不再為行政級別的晉升而苦惱,從而避免造成法律人才的流失和浪費。
上海市委組織部長應勇表示,司法人員的職業化改革,可以從一些相對容易的環節先做起來。比如,建立有別于公務員的退休制度?!胺ü偈且粋€經驗積累型的職業,五六十歲是非常好的年紀。現在女法官55歲就退休,其實可以適當延長一些?!?/p>
另有專家建議,國家在給予法官較高職業保障的同時,要嚴準入、嚴要求、嚴監管,探索建立嚴格的法官員額制度、考核制度和監督懲戒制度等配套制度,最終目的是要保障司法的公正、高效和廉潔。(記者 韓振 毛一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