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數次接觸過陳星羽的法醫透露,至少在出院三周前,陳護士已經可以“站起來了”。
被毆打護士陳星羽。 (南方周末資料圖)
編者按:和殺醫、醫生被游行等事件相比,南京護士被打事件遠遠算不上重大,卻引發了醫療界全國性集體維權浪潮,凸顯了醫患矛盾日益尖銳之下的深刻社會裂痕。
南方周末記者歷經一個多月的時間,對事件進行全面梳理,采訪了公安機關、法醫、醫院、主治醫生和法醫學專家,并多次到醫院尋找被打護士,以期盡量接近事件的真相。
打人行為必須譴責,而罪與非罪,則應交由司法機關判斷。但此案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自身經受著信任危機的司法,如何化解處于爆炸邊緣的醫患矛盾?
醫院診斷為何屢屢修改?
法醫鑒定為何遲遲不出?
刑拘打人者理由是否充分?
被打護士有沒有“詐傷”?
一位數次接觸過陳星羽的法醫透露,至少在出院三周前,陳護士已經可以“站起來了”。
南京警方知情人士證實,袁亞平在拘留第七天就已取保候審。警方內部的主導意見是,此案夠不上刑事案件。
病歷上,“脊椎震蕩”和“心因性癱瘓”都打了問號。是否存在脊髓損傷,是法醫與臨床醫生之間的爭議焦點。癱瘓主要由外力因素還是自身因素導致,在法律責任方面有巨大區別。
從腦震蕩,到“心因性癱瘓”,醫院幾次修改診斷。南京市衛生局發布的會診意見:由于外傷導致脊髓一過性損傷和急性應激反應共同作用所致。參與鑒定的法醫稱,可以確定陳護士不存在器質性損傷。
2014年4月21日7:02,一條簡短的微博出現在南京市衛生局官方微博“健康金陵”上:[小陳護士康復出院]陳星羽護士經過前期積極治療,已經康復,雙下肢恢復行走,于20日上午出院。醫生囑其繼續加強功能鍛煉。
2014年2月25日凌晨,南京市口腔醫院護士陳星羽遭到一位患者家屬毆打,經同屬一個醫院集團的南京市鼓樓醫院診斷為“癱瘓”。醫生的集體抗議聲傳到了之后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上。
最終,打人者江蘇省科技館副館長袁亞平被刑事拘留,袁亞平的丈夫、江蘇省檢察院宣傳處處長董安慶則被免職和行政記大過。
據中新網4月22日報道,陳星羽的傷情司法鑒定已經做過,鑒定結果可能會在近日向社會公布。南方周末記者從南京警方內部人士處得知,鑒定結果為“輕微傷”。目前仍待官方發布最終正式意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