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不會扶”之痛擊中公眾應急救援知識短板

                2014-04-08 08:45 來源:半月談網

                  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傷害、突發疾病,我們能否在第一時間施救,保護自己和他人?近期發生的深圳女白領在地鐵口猝死事件再次敲響警鐘。出現此類突發事件,除了暴露出城市公共服務應急救護系統處置不力之外,也反映出中國民眾應急救援知識的匱乏,亟須進行補課。

                  “不會扶”凸顯公眾急救知識匱乏

                  時至今日,梁婭的家人仍然未從陰影中走出來。2月17日上午,在一家外企任項目經理的梁婭突然暈倒在深圳地鐵蛇口線水灣站C出口的臺階上。6分鐘后,兩名地鐵工作人員趕到,由于缺乏施救技能,只能在梁婭身旁“空守”43分鐘,當救護車趕到現場時,梁婭已停止呼吸。

                  與以往“扶不扶”公共事件引發的道德話題不同,這次事件直接指向了“不會扶”的技術問題。來自深圳市急救中心的抽樣數據顯示,2012年4月10日至4月19日,短短10天內,120共接報14例中青年猝死病例,其中男性12名,女性2名,年齡最小的22歲。而發現這14例猝死病例的多數是路人,報警原因為“看見有人暈倒”。

                  在一些普通市民看來,急救似乎只是專業醫務人員的事,其實不然。深圳市急救中心培訓科副科長簡潔表示:“如果當時有路人及時為這些暈倒的人進行徒手心肺復蘇,就不會錯過‘黃金8分鐘’,或許還能救回幾個。”

                  一份名為《關于開展公民急救知識普及教育培訓的提案》顯示,我國每年發生突發事件高達上百萬次,而相當多的傷亡是因為沒有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面對突發事件,圍觀群眾常常是手足無措。

                  據了解,深圳因災害事故意外受傷或突發疾病需要急救的人群,95%以上發生在醫院外,其中有60%在救護車到達時已死亡,而最初的10分鐘是死亡的第一個高峰。

                  “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離去,是全民急救技能缺乏的現實。”據深圳市急救中心培訓部主任趙偉介紹,深圳去年全民急救普及率約為1.5%,已累計約18.75萬市民具備急救基本技能,而這已經是率先實現了中國紅十字會提出的基本目標,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

                  公民急救普及率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在發達國家急救能力的培訓非常普及。法國的急救培訓普及率為40%,德國高達80%,美國為30%。不少國家明文規定,謀求某些職位時,應聘人員必須持有急救員合格證。據中國紅十字會統計,截至2010年初,全國培訓合格的救護員僅有1000萬名,尚不足全國人口的1%。

                  借鑒他山之石,搭建施救網絡

                  如何盡快普及和提高普通民眾的急救知識?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主任辛寶山表示,發達國家應急救護的培訓較為普遍,目前已搭建起一張包括家庭、學校、公共場所在內的第一目擊者施救網絡。而搭建起這一網絡,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國家立法保障社會需求。歐美不少國家建立了完善的應急救護培訓體系,并通過法律、法規等進行明確規定。美國國會1973年便通過了《急救醫療服務體系EMSS法案》,1976年完成立法程序。德國提出,所有公民都有參與救援工作的義務,不得見死不救。英國明確雇主必須提供充足適當的設備及救護人員,對任何在工作中遇到傷病的雇員提供緊急救護。

                  規范管理,確保培訓質量。北京市應急救護工作指導中心主任金輝曾考察英國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工作。“英國1200多家從事救護培訓的機構,必須經過紅十字會的資格審核、授權、監督,并采用統一的教材教學標準。”他表示,只有嚴格的規范和統一的標準,才能提高社會各界對受訓者職業能力的認可,從而讓受訓者感到自信。

                  借助網絡技術,改進培訓方法。實際上,不少國家在推廣急救培訓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盡管大多數人認同急救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但真正愿意花時間學習并且應用這種知識的人并不多。

                  對此,韓國通過縮減理論課程,增加模擬實踐課程吸引民眾。英國則從厚厚的培訓教材中抽取出核心內容,制成小冊子發給公眾,同時開發出急救手機應用軟件,用戶只需輕輕一點,便可獲取18個不同情景和危急狀況下的急救措施,有超過百萬人下載。

                  放開培訓渠道,鼓勵更多力量參與。隨著國民應急救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民眾希望獲得相關技能培訓,但僅僅依靠紅十字會難以滿足需要。韓國過去在應急培訓方面只有紅十字會一家機構,現在很多政府機構和專業機構也提供自己的急救教育,公眾參與積極。

                責編:李婭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野花视频在线官网免费1|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欧美激情xxxx性bbbb|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欧美特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 24小时日本韩国高清免费| 中文日本免费高清|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拳头交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欧美日韩国产电影|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中国孕妇变态孕交XXXX| 日韩亚洲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0|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8| 口工全彩无遮挡3d漫画在线| 91黑丝国产线观看免费|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ts人妖网站|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应用|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 中文字幕乱码无线码在线| 欧洲最强rapper网站在线看| 品色堂永久免费| 黄瓜视频在线播放| 妞干网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牛牛 | 波多野结衣新婚被邻居|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 www.久久99| 日本护士在线视频xxxx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