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嘉誠的低調和高調
大部分市場人士在聽完李嘉誠兩次發布會上的一系列言論后,認為李嘉誠對香港的前途非常擔憂
2月28日和3月1日,長和系主席、亞洲首富李嘉誠兩次出席記者見面會,不厭其煩回答各種問題,與去年的低調形成鮮明的對比。
一段時間里,有關“李嘉誠撤資香港”的言論鋪天蓋地,李嘉誠在見面會上直斥“撤資論”,并稱自己看好內地經濟和樓市。
態度轉變
“你們先去開分析員會議吧,我繼續回答記者們的問題。” 2月28日的記者見面會上,李嘉誠笑著對身邊的智囊團說,隨后他一人完成了長達90分鐘的記者會,甚至在出門被記者追問時,仍含笑耐心回答問題。
長和系旗下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2月28日下午召開全年業績發布會,李嘉誠帶領長子李澤鉅及和記黃埔董事總經理霍建寧都出現在記者會上。
更為罕見的是,這一場90分鐘的記者會似乎意猶未盡,3月1日上午,長和系再次緊急召開記者會,李嘉誠繼續回答記者的提問。《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注意到,李嘉誠由去年的“防火防盜防記者”,到今年連開“兩會”,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
去年李嘉誠除了兩次有選擇性的出場外,幾乎閉門不見媒體,在今年的全年業績會前,還有市場人士猜測長和系可能會繼續取消業績發布會,最終李嘉誠以連續開兩場記者會高調出場。
去年5月,長和系罕有地取消了股東周年大會后的記者會,是近15年來首次,隨后在7月底,長和系更是20年來首次不召開中期業績發布會,而按照往年的慣例,李嘉誠每年都會與記者見面三次,其中包括全年業績發布會、股東大會及中期業績發布會,而去年李嘉誠僅僅出席了一次3月的全年業績發布會。
李嘉誠去年的公關策略非常有選擇性,在去年9月17日,長江實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國雄邀請香港傳媒參加午宴,在午宴接近結束時,服務人員突然在趙國雄身邊加了一個座位,其后李嘉誠笑容滿面地出現,不僅與參加午宴的記者握手打招呼,還一問一答地聊起來。
而去年11月底,在外界以為他逐步淡出傳媒視線的時候,南方報業刊登了關于李嘉誠的專訪,是5年以來首次,而且報道篇幅極大,言論也相當大膽,李嘉誠還對參與采訪的記者稱,一切問題都可以問。
外界有傳言稱,上述訪問乃李嘉誠一手策劃,旨在針對“撤資論”修復公眾形象。
“外面的猜測太多,去年因割膽石傷及聲帶,不能發聲,所以只現身股東會,沒有與記者朋友們傾談,我很喜歡跟你們這些年輕人聊天,今年由始至終都沒有人提議不與傳媒見面。”李嘉誠在2月28日的記者會上說。
李嘉誠在提及自己的財產時,表示過去國外雜志在估算他財產時,忽略了他是赫斯基能源的大股東,所以將他的資產估算少了接近一半。
當時現場有名記者追問,“那現在呢?”李嘉誠笑著說,“最少與真實財產相差了40%,其實我一點也不介意,最好寫我少一點。”此言一出,激起市場千層浪。李嘉誠緊急在3月1日再次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解釋資產的數目。
“我昨天說外界低估本人財產40%的說法,是指十多年前的事,當年外界并不知道我個人是赫斯基能源最大股東,沒把相關持股價值算進去,現在福布斯的數字是百分百正確的。”李嘉誠說。
而根據福布斯1月初公布的2014年香港富豪排行榜,李嘉誠目前的資產為320億美元(約2496億港元),蟬聯第一。
暫無退休打算
早前有市場人士揣測,李嘉誠逐漸淡出媒體視線,主要是為了退休后,方便交棒給長子李澤鉅,不過他在28日的記者會上稱,目前完全沒有退休的打算。
“我現在完全沒有退休的打算,雖然公司的事情我隨時都可以交給Victor(李澤鉅英文名),但現在世界的環境不是一般人所想象般安定,假如看長遠一點,全球還是有很多因素值得憂慮。”李嘉誠說。
根據2013年的業績報告,長江實業去年純利為352.6億港元,同比增長10%;和記黃埔去年凈賺311.12億港元,同比增長20%。李嘉誠對集團整體業務前景表示審慎樂觀。
李嘉誠還笑稱,對李澤鉅能力非常認可,假設今天退休,可以馬上去旅行。
“假如我今天退休,將還有很多事情未做完,比如李嘉誠基金會還有很多項目要我去做。我身體還很健康,人生觀也比較樂觀,不是因為貪婪,我賺回來的錢都交給基金會造福社會,任何對香港人、內地人和一部分人類有益的事情,我都會去做。”李嘉誠說。
香港不爭氣?
不過,大部分市場人士在聽完李嘉誠兩次發布會上的一系列言論后,認為李嘉誠對香港的前途非常擔憂。一名外資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李嘉誠在講話中不斷強調香港的競爭力需要提升,透露他對香港現狀的擔憂以及自己在香港地位不穩的憂慮。
去年7月,由于和黃欲出售旗下百佳超市,關于李嘉誠撤資香港的言論席卷而來。“集團出售香港資產被批評,只有香港才會有人造謠,對于謠言不斷流傳感到痛心,希望今日之后,撤資的謠言不會再在香港出現。”李嘉誠在28日的發布會上說。
此外,李嘉誠還將香港與新加坡比較,指1997年時,香港與新加坡的GDP差不多,現在香港比新加坡少15%,而他更談及以色列投資的經驗,以色列人口與香港差不多,但以色列在新科技領域做得很好,諾貝爾獎得主也不少,以此來激勵香港人要提高競爭力,“如果香港人的競爭力足夠,前途會很好,但現在有能力的人不出聲,沒能力的人爭著做”。
“香港如果和海外有一樣的條件,我也希望能在香港投資,但香港只有700萬人,和全球超過60億人口相比,難以在香港從事所有的投資,現在到處都是投資機會。”李嘉誠說。
李嘉誠稱,長和系共投資52個國家和地區,只要香港政治經濟條件符合股東利益,將繼續投資。去年單是和黃的營運收入就超過4000億港元,拆售港燈套現400多億港元,就被人指長和系撤資香港,這是“笑話”。
李嘉誠28日還表示,目前內地的GDP仍然有7.5%的增長,內地樓市長期向好,但目前土地價格已經“面粉貴過面包”,集團在內地持有的地皮還可以滿足5年的開發計劃,未來如果地價便宜一定會考慮買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