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浦東新區書記談改革:每年必須搞成幾件事兒

                2014-01-29 10:01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原標題:專訪上海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沈曉明:改革是浦東的命根子

                  6年前的1月,沈曉明開始擔任上海市副市長,并主管醫改事宜。這一年是2008年,被稱為新醫改元年,我國新醫改方案出臺,各地廣泛開展試點。沈曉明經歷并組織推進了上海新醫改各階段的工作。

                  2013年5月,沈曉明由副市長赴任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此時,上海自貿區的準備工作正在緊張而又低調地進行,并在4個月后掛牌。自貿區推動上海乃至全國,進入了新一輪的“以開放促改革”時期。而上海,也被定位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科學發展的先行者。坐擁28.78平方公里自貿區的浦東,則被定位為排頭兵的排頭兵、先行者的先行者。

                  改革知易行難,但終究要改。承擔浦東改革推手重任的沈曉明,需要解答的問題很多,比如千頭萬緒中,首先改什么?千難萬難中,如何提高推動改革的能力、本領?

                  在2013年的上海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沈曉明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談及醫改時表示,上海醫改不求一屆政府能夠做出大的政績,但希望走的每一步,方向都是對的。

                  一年后,在2014年的上海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沈曉明再度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浦東搞的都是試驗,不一定樣樣成功,浦東不一定能在一年內做出多大的文章,但一年必須要搞成幾件事兒。浦東必須改革,因為改革對浦東來講,生死攸關。

                  改革對浦東生死攸關

                  第一財經日報:去年以來,改革的聲音在上海越來越強烈,尤其因為自貿區,浦東被定位為排頭兵的排頭兵、先行者的先行者,你怎么看待這種定位?

                  沈曉明:韓正書記有一個論斷,上海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能前進的階段。這樣的論斷是從上海的歷史方位上做出的判斷,我認為是一個十分精辟的論斷。如果從浦東的角度看,我也有一句話,這句話想了很長時間,今天第一次講,浦東到了不改革已經不能生存的階段,如果說不改革對上海來說僅僅是不能發展的話,對浦東來說不是發展的問題,是生存的問題。用另外一句話講,就是改革對浦東生死攸關。

                  為什么?浦東應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浦東的一次創業靠改革,二次創業還是靠改革,如果沒有改革,浦東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沒有改革,浦東必將要退出歷史舞臺。當然,這不是說浦東就不存在了,而是說浦東開發開放作為我國和上海改革開放的旗幟作用,試驗田的作用,示范、輻射和帶動的作用就沒有了。一言以蔽之,改革是浦東的命根子。這是我個人對浦東改革的認識。

                  改革要先革自己的命

                  日報:浦東需要改革,但浦東要怎樣改革?

                  沈曉明:浦東改革有一個平臺,就是綜合配套改革。上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區縣名字的,只有浦東,而且每年都提到,今年浦東綜改寫得還更長一些。這不是因為市領導對浦東有特別的厚愛,而是因為浦東的綜改不是浦東的工作,是國家的戰略,是全市的工作。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所以浦東綜改一定會占據上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相當大的篇幅。

                  今年浦東的綜改基本上格局已經定下來了,重點的內容有幾大塊:

                  首先就是精兵簡政,簡政放權。浦東下決心把區級機關的編制和人員削減15%下基層,把區級機關內設機構的數量削減15%給管委會和街鎮。這個事兒我們浦東內部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動員,大家思想都已經統一了。不單領導層,機關干部思想也基本統一了。

                  還有簡政放權,我們設置了“8+1”的審批平臺,建立以生產力布局為中心的區域化、扁平化的行政審批體制。今后浦東的審批就兩大塊:和老百姓有關的,就到各個街鎮的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和企業有關的,就到“8+1”的審批平臺。今后除了必須要在區政府層面審批的,能下去的都要下去,區層面的審批事項大幅削減。

                  為什么把精兵簡政、簡政放權放在第一位呢?從改革方向說,改革就是要處理政府和市場、社會的關系,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首先就是要轉變政府職能。從改革的實踐說,改革還是先從黨政機關做起,先革自己的命,我們先革自己的命,大家才信服,才有帶動和示范作用。你如果光革人家的命不革自己的命,人家會說為什么你自己不改,老是叫人家改。

                  全力以赴支持對接自貿區

                  日報:目前自貿區可以算是上海最大的機遇了。但是自貿區從原來綜保區時期的市屬區管,變成了市屬市管,似乎關系比之前復雜了些?

                  沈曉明:經常有人問,自貿區和浦東是什么關系。我就講,自貿區的全境在浦東,自貿區的開發主體絕大多數是浦東企業,自貿區的產出在浦東,也就是自貿區形成的財力和稅收都在浦東。所以我認為自貿區是國家戰略,但是對浦東二次創業是巨大的機會,浦東全力以赴,支持協助自貿區建設,當好自貿區建設的配角。

                  對接自貿區,提升浦東開放型經濟水平和四個中心功能,也正是我們綜改的另外一塊重要內容。

                  具體來說,關于對接自貿區,2014年我們希望干這么幾件事:

                  一是充分承接自貿區的輻射效應,尤其是制度輻射效應。輻射兩方面,一方面是產業輻射,一方面是制度輻射,我更看重制度輻射。自貿區制度創新也有兩類,一類是你本來就可以做,目前的法律法規并沒有限制性的規定說你自貿區外不能做,但是以前都沒人做,只不過自貿區里先做了;另一類是確實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你才能做的。第一類的情況,完全可以在浦東先做,浦東可以成為繼自貿區以后最早執行這些新體制、新政策的地區。

                  比如說負面清單管理方式,最大的意義在于透明,最大的挑戰是事中事后的監管。以前是入口把好關,嚴格審批,但進入后就管得很少了。這有點像我們考大學一樣,進去的時候要求很嚴格,但是進去以后學生就感到比較輕松。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方式后,清單以外的就不審批了,但是我們要監督它,讓它合法合規地運作,這就要靠事中事后監管,這個我們從來沒做過。

                  今年浦東就要試這個。

                  再比如先證后照、注冊資本認繳制、年報公示制、放寬住所登記條件,這些都是推進工商登記制度便利化的改革,這些改革并沒有講自貿區外不能做,這些我們浦東今年要先做。

                  二是我們希望加強自貿區與金融、航運、貿易領域的聯動創新。自貿區金融改革30條,使跨境資金池、國際投行和資產管理、保險和再保險將迎來非常大的發展機遇。沿海捎帶、國際船舶登記、中轉集拼等新業務的開展,將進一步提升國際樞紐功能。由于口岸監管便利化的深化,結算中心功能、融資租賃功能、國際維修檢測功能將進一步強化。這些改革舉措,對浦東“四個中心”核心區建設作用很大。

                  三是要探索衛生、教育、文化領域的擴大開放。現在自貿區總共是6大類23個領域的擴大開放措施,但是現在還有幾個領域三個月來一個都沒有試過。比如自貿區內可以辦外資獨資醫院,但是自貿區內沒有地方可以辦醫院,辦出來也沒人去看病,因為那里沒有居民,所以在自貿區內沒辦法試。同樣,教育培訓機構、演藝機構等,浦東要主動把這些承接下來,用自貿區的政策,在浦東試驗。自貿區的任務今年分給浦東的也很重。

                  破解產業發展的制度瓶頸

                  日報:除了自貿區帶來的新的產業機會之外,浦東現有的產業存量,將會如何加以改革?

                  沈曉明:我們今年綜改的第三塊內容,就是破解產業發展的制度瓶頸,推動產業升級。

                  浦東的產業,用15~20年前的標準衡量,產業結構是好的,但是以現在的標準衡量未必都是先進的,所以一樣面臨著產業升級的問題。產業升級存在各種各樣的制度瓶頸,浦東希望破除這些瓶頸,為全國的產業升級提供先行先試的經驗。

                  比如再制造,全球有1500億美元的市場。所謂再制造,一個重要特征是產品質量和性能不低于新產品,有些還可以超過新產品。我去看了,比如一個破了的茶杯蓋補了一塊,和一個全新的茶杯蓋一起做個試驗,結果破掉的是沒補過的地方,補過的地方毫發無損。有些再制造的產品質量和性能都超過新產品,但是成本節約50%,能耗節約60%,材料節約70%。舉個例子來講,汽車發動機用了15年~20年,但并不是整個發動機都報廢了,只是易損的地方不能用了,只要把易損的地方換掉,再加上一些高科技的工藝,就是一個新的發動機。所以這個產業不僅是附加值高、技術含金量高,而且節能、環保、綠色。浦東希望搞這一類的東西。

                  現在國內再制造的產業還不普及,有兩個原因:一是制度原因,汽車報廢后五大總成(發動機、變速器、方向機、前后橋、車架)回收后必須要交給冶煉企業回爐,不能再利用。2年前因為再制造的興起,國家有關部門開始搞調研,也出了一個征求意見稿,意思是五大總成可以用于再制造,但到現在正式的文件還沒有公布。雖然這個行業在國外蓬勃興起,國外有些汽車品牌的發動機2/3來源于再制造,但是在我國,用再制造的發動機裝配新車,還行不通。

                  浦東希望在再制造領域中,梳理一下到底有多少瓶頸,然后去突破,以此推動我國再制造行業的發展,浦東的改革就要干這些事兒。

                  再比如生物醫藥CMO(委托制造提供商),也就是生物醫藥合同生產,現在張江研發企業研發出來的國家一類新藥,如果要在張江生產,就必須自己設廠,和汽車一樣的,自己的廠才能生產自己的品牌。張江研發企業的研發力量很強,但是它會覺得我的特長就是研發,不善于建廠搞生產,委托別人生產又不允許,所以只好把研發成果賣掉,上海醫藥產業很多是“墻內開花墻外香”。這既會造成產能閑置,又不利于產業的規模化和專業化分工。現在我們引進了合同生產的模式,研發在上海,委托給別人生產,這是國外10年前新興的模式,張江現在就在拱這個事兒。如果這個制度瓶頸突破了,對于生物醫藥的產業化是一個促進。

                  再比如集成電路的全產業鏈保稅監管模式。集成電路很多材料是進口的,組裝起來后又出去了,進進出出產生很多稅收,如果這個過程能夠在保稅狀態下進行,成本就低很多。

                  浦東就是要研究這些制度,提升產業升級。但是這些制度的突破本身不是為了浦東的產業升級,而是為了全國的產業升級,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能得到一點發展先機,我們要做的就是先行先試,試不成功我們自己消化成本。

                  “三合一”要產生化學效應

                  日報:今年元旦開始,浦東的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始運作,這也是你到浦東后推動的一件大事,接下來在“大部門”制改革方面還會有什么動作?

                  沈曉明:我們要做實市場監管新機制。去年我們搞了一個“三合一”的市場監管機制,把工商、質檢、食藥監合起來成立了一個市場監管局,今年不僅要讓合起來產生物理效應,也要產生化學效應,要做到“一門式、一窗口、一張網、一套表”,形成一個全過程監管的綜合執法模式。

                  三個機關合起來是容易的,但真正要讓他們干的事兒合起來是不容易的,今年要著力于此。

                  另外,我們今年還要推另外一個“三合一”,就是知識產權的“三合一”改革。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分成三塊,版權在新聞出版局,商標在工商局,專利在知識產權局,其中只有工商的商標是有執法權的,其他兩塊都沒有。我們現在就是要把這三塊合起來,這個比前面的難度更大。現在楊雄市長把這個事情交給浦東了,我們希望解決多頭管理、與國際接軌、執法力量分散和缺乏的問題。

                  讓到農村去的老師和醫生工資高一點

                  日報:你之前一直主抓醫改,現在浦東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還會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內容?

                  沈曉明:對浦東來說,醫療衛生和教育體制改革要和推動城鄉一體化緊密結合起來,今年我們要抓的一件事,就是要均衡配置城鄉醫生、教師資源,主要是完善促進城鄉交流的制度安排和市場導向的激勵保障機制,推進公共服務均衡發展。

                  現在城鄉的差別主要就差在讀書和看病,應該說我們的“硬件”不差,差就差在“軟件”上。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讓一批高水平的老師、醫生安心地待在農村,為農民服務,這是我們今年要著力解決的事情,這件事情解決了,城鄉一體化就向前走了一大步。現在很多動遷房空得還蠻多,為什么城里的人不愿意過去,就是覺得那里的教學水平、醫療水平不夠好。

                  我們今年想個辦法,也是市場化的辦法,在價格機制、薪酬制度上做文章。其實就是讓到農村去的老師和醫生工資高一點,高到一定程度人家就愿意去了嘛。現在的政策還不允許這么做,因為是事業單位,工資是劃一的。拿社區衛生中心來說,雖然名義上是一樣的,但事實上市中心的比郊區的工資還高一點,這樣誰愿意到郊區去呢?

                  今年我們要突破這樣一個政策障礙,說到底就一條政策,就是爭取教育衛生經費里面的工資總額能提高一點比例。市里面也支持這樣的事情。

                  這樣做,應該是能起到效果的。比如說一對小夫妻大學畢業,如果我們提高一點工資待遇,使他們每人有個15萬/年的收入,倆人加起來30萬。這樣他們就會權衡,是留在市區還是去郊區。留在市區,充其量也只能買得起一個小房子。去郊區,房子就會大不少,如果我們在房子上再搞點政策,像臨港的雙限房,他們在農村地區就會更安心。實際上交通也方便,從我們的農村地區開車到陸家嘴也就是三四十分鐘的事兒。

                  試驗不一定樣樣都成功

                  日報:改革事項很多,我們可以期待浦東在多久的將來,有一個什么樣的面貌?

                  沈曉明:改革事項確實很多,還有陸家嘴金融城的管理體制、科技金融創新機制、開發區與開發主體、街鎮的協調機制、政府購買服務的機制、促進農民增收的機制,這些我們都希望有所突破,一年一結賬,到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回顧下剛才說的哪些做成功了,哪些沒有做成功,再展望下2015年我們想做什么。

                  我們不一定能在一年內做出多大的文章,但每年必須搞成幾件事兒。老實說如果再制造讓浦東首先突破,在產業轉型上就是不得了的事情。

                  我們搞的都是試驗,不一定樣樣都成功。有人跟我講,你們浦東做的有些事情很有意義但恐怕做不成功。我說沒關系,我們是試驗,但是如果這些試驗能夠成功,那就是很大的成果;如果不成功,其他地方也會少走些彎路。浦東在改革上就是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氣度和胸襟。

                  胥會云

                責編:王嘉懿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免费的一级毛片| 黑白配hd视频| 天堂资源bt在线官网|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男人的天堂色偷偷之色偷偷|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av| 97人妻人人揉人人躁人人| 妞干网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 | 岛国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美女的胸又www又黄的网站|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男操女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 | 亚洲黄色激情网|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国产女主播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h片在线观看免费| 岳一夜被你要了六次|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欧美日韩亚洲电影| 免费成人av电影|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 www.久久.com|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炕上摸着老妇雪白肥臀|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