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各大電視臺把國外版權的節目“翻譯”成中國版,喂給中國觀眾,不出意外地受到了市場的歡迎,其中《爸爸去哪兒》是最大贏家。除了韓國原版強勁的“核心”,父子、父女溫情也符合了越來越“輕”的電視審美趣味——既飽含話題性,又安全無錯。 (CFP/圖)
電視劇:就像口紅,輕輕抹一下也很美
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看來,2013年電視行業進入了“輕時代”——全年高速運轉,貌似很熱鬧,但沒有鴻篇巨制,也沒有創造性的舉動,拿著遙控器按一圈,屏幕上到處是形形色色的小人物,過著甜甜蜜蜜的小日子。
“2013年電視劇沒有里程碑式的作品,播得熱鬧的作品不少,大部分都是城市生活題材。”尹鴻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不同于往年多反映家庭苦情和代際關系,2013年的城市生活題材電視劇放棄讓人糾結的歷史感,專心表現未婚男女的八卦或小爸爸小媽媽的花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辣媽正傳》、《咱們結婚吧》、《抹布女也有春天》等一系列作品奠定了2013年電視劇的“輕時代”基調。
都市情感劇中,《老有所依》和《有你才幸福》因為沒有放棄現實關懷而顯得比較另類。這兩部電視劇表現養老問題、獨生子女問題、拆遷和買房,收視率和口碑都不錯,但它們的傳播效應都遠低于《亮劍》、《士兵突擊》、《潛伏》、《甄嬛傳》等電視劇名作。換言之,這兩部帶有問題意識的電視劇無法沖淡“輕時代”的濃妝。
尹鴻認為,現在電視劇真的就像口紅,輕輕抹一下看著很美。
在突然到來的“輕時代”之前,是以“抗日神劇”為代表的“假沉重時代”。《永不磨滅的番號》中手榴彈炸飛機;《箭在弦上》女兵慘遭輪奸后忽然躍起殺掉一群鬼子;《抗日奇俠》中愛國志士徒手撕鬼子;《孤島飛鷹》中抗日戰士的裝備比蝙蝠俠還怪;《向著炮火前進》吳奇隆留著飛機頭,戴著雷朋眼鏡……網友嘆曰,再不管管,抗日劇都成“封神演義”了。
2013年5月16日,針對部分抗戰題材電視劇存在的過度娛樂化現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著手進行整治。這次整治獲得空前一致的贊同,但問題是,“抗日神劇”是怎么來的呢?
有分析認為,諜戰熱、穿越熱、宮斗熱、家斗熱、涉案熱等等各種熱都遭遇強制降溫,保險的題材只剩下抗日了。大家都打著抗日的幌子做武俠劇、偶像劇、槍戰劇、愛情劇……“抗日神劇”應運而生。
當“抗日神劇”也被整治,選擇也就清晰了,那就是“輕”,越輕越保險。
過去普遍認為,電視劇想用家長里短吸引觀眾,前提必須是真。“輕時代”的真,是“真的真”還是“裝的真”?“這個真是輕如夢幻的真,和現實主義的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在輕如夢幻的真中,個人夢想、家庭夢想、親情夢想都變得純潔無比。”尹鴻說。
輕時代:熱錢是萬惡之源?
“輕時代”的形成原因,尹鴻強調“大的政策環境”,而2013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電視類評委,蘭曉龍和全勇先兩位編劇,則更強調越來越強勢的商業之手。
蘭曉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都市情感、家長里短容易通過審查,但制片方更有資金上的考慮。“這樣的電視劇成本很小,你把明星碼齊就行了,不需要去制作那么多服裝、道具和場景。”
相關新聞
更多>>